论韩非子对墨子文艺观继承与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韩非子对墨子文艺观继承与发展

论韩非子对墨子文艺观继承与发展   摘 要:韩非子一方面继承了墨子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另一方面又在“唯质论”思想的指导下对这一观念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韩非子的文艺观以法家的循名责实思想相号召,把人类的物质追求置于审美追求之上,着重从社会功利的角度阐析了“文”由“质”出,不可外求的重要性。这样的观点无论与道家的“唯真论”的文艺观还是儒家的“中庸论”的文艺观相比,可以说具有更坚实的哲学基础,因而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韩非子;墨子;功利;唯质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1―0161―04         一、韩非子对墨子文艺观的全面继承   在中国众多的文艺思想家中,墨子向来以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创宗人而著称。在墨子看来,对功利的追求乃是人的本性。如《墨子#8226;经上》说:“利,所得而喜也。”①所谓“所得而喜”,显然就是就人的天生本性立论的。正是因为认为人们天生喜利,把对利的获得看作人的重要幸福标志之一,所以墨子才对当时的各种文艺创作、文艺鉴赏表现出了十分强烈的批判态度。有关这一点我们在《墨子#8226;非乐上》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由这篇仅有1800余字的短文可以看出,墨子对于包括文艺审美在内的世间一切活动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以是否有利于宇宙民生为归依的。在这篇文章开头墨子即云:“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一个“仁者”如果仅是出于他个人的“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那他必是坚决”弗为”的。也正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墨子对于当时作为重要的审美表现形式的音乐艺术,才一连提出了四大批评:   一是乐器制造需大量钱财,这必使统治者“厚措敛乎万民”,从而增加百姓的赋税。二是欲使音乐欣赏适人耳目,就必使表演者的衣饰容貌与美妙的音乐协调一致。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表演者就必得“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这也同样会耗靡天下财利。三是当时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天下动乱:“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面对这样的困窘局面,即是天天“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对于天下苍生也是毫末“无补”的。四是音乐表演需要大量人力,音乐欣赏欲获共鸣也需众人相伴。如此,“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之事”;“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②。所以从这个方面说,音乐审美也同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但是必须注意,墨子“非乐”也非绝对的。据《墨子#8226;三辩》载:有一位名叫程繁的人曾向墨子提出质疑:古代圣王,如尧舜、商汤、武王和成王等,皆各有乐,而墨子竟称“圣王无乐”,这明显与历史是不相合的。对此,墨子回答说:从尧舜到成王音乐日繁,而其政治安定却每况愈下,由此而观,则“其乐愈繁者,其治愈寡”;所以说“圣王无乐”,乃相对而言,因为圣王“有乐而少,此亦无也”,故而才有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说圣王就真的“无乐”③。又,《非乐上》也云:“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嘶考逯酥?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④这就更足说明墨子“非乐”的良苦用心了。在《说苑#8226;反质》中载有这样一段墨子教诲弟子的话:“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⑤这虽然不一定真的出于墨子之口,但用以概括墨子的文艺思想,应当说也是非常恰切的。也正因如此,所以有的学者说:墨子的禁乐,“只是禁其‘奢侈’,不是禁绝。”⑥应当说这是合乎墨子的本意的。   对于墨子的文艺思想,作为墨子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功利主义哲学大师,韩非子可以说给予了全面的承继。首先和墨子一样,他对各种文艺形式的否定也同样基于对其缺乏实际功利的认识。如《韩非子#8226;亡征》说:“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⑦又《显学》也云:“象人百万,不可谓强”,“数非不众也”,“象人不可使距(拒)敌也”⑧。所谓“象人”,显然指各种人体雕塑。韩非子把它与“辩说”、“文丽”等一并视为无益于世的无用之物,其对文艺审美的否定态度,与“非乐”的墨子显然是一脉相贯的。   再看《韩非子#8226;外储说左上》所记载的一个故事:宋王因为与齐结怨,所以便在齐、宋交界构筑防御工事。其间有一个名叫“讴癸”的歌者忽然唱起了美妙的歌声,以致使“行者止观,筑者不倦”。宋王得知,十分高兴,“召而赐之”。于是讴癸又推荐了他的老师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