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音乐学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建构
论音乐学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建构
摘要:本文通过对《骷髅之舞》这首交响诗所涉及的音乐体裁形式、作品中服务于音乐情境传达的配器手法,以及与《骷髅之舞》选取的题材内容关联的音乐情境与文化渊源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解构,将这首作品作为众多知识的结点,所体现出的知识点、知识脉络,乃至最终建构成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梳理清晰,目的在于提请执教者以此为思路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把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与综合性。
关键词:骷髅之舞 音乐情境 文化渊源 知识体系
《骷髅之舞》(Danse macabre,又名《死神之舞》)是一部以小提琴为主奏乐器的管弦乐交响诗,它是法国作曲家圣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四首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在目前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也是较常使用、影响范围较广的一部作品。
乐曲围绕着一个古老的神话展开: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每年的11月1日要过万圣节(又称鬼节)。据说,在这天的午夜时分,地下所有鬼魂都要聚在一起狂歌乱舞。于是乐曲伊始,竖琴在弦乐器持续和弦的衬托下,准确拨出十二声,宣告了午夜12时――“魔鬼时刻”的到来。墓地石门缓缓打开,众鬼魂纷纷从自己的墓穴中爬出,为首的一个现出骷髅形象的就是死神,他手里拿着一把小提琴,郑重其事地调着弦(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小提琴将E弦降低半音,与A弦形成减五度,营造了一种古怪的、与现实相隔离的音响效果),而后“潇洒”地演奏起一支节奏刻板、粗鲁的圆舞曲。这时小提琴的下行音调伴着长笛的旋律,使音乐显得更加阴森和惨淡。之后出现了一支与前面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的新主题,它的旋律流畅而连贯,并带着一种嘲讽式的热情。这两支旋律不断变化反复,同时穿插着由木琴敲击声所代表的骨头相碰的音响和用来赞颂死神的天主教古老旋律的变奏。音乐就这样不断走向高潮,象征着众鬼魂的舞蹈越来越热烈。突然,狂乱的舞蹈终止了,圆号的和弦暗示了黎明的微曦,双簧管模仿着雄鸡的啼叫,这时的众鬼魂竞相逃入墓穴,只有死神的小提琴勉强发出几声有气无力的哀鸣,随即也慢慢隐去……天亮了。
《骷髅之舞》作品本身音乐意境的传达,貌似仅仅具有传神的描绘性,似乎可以归入通俗性的管弦作品之流。而究其外延与内涵、从形式到内容、从创作技巧到文化渊源,却极有挖掘的余地。
一、《骷髅之舞》涉及的音乐体裁形式
《骷髅之舞》涉及的音乐体裁形式通常是作为音乐欣赏课程最基本传授的知识点。作品可以从两种体裁入手进行讲解:第一,交响诗;第二,圆舞曲。
交响诗体裁是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一种单乐章的,具有描写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质的标题管弦乐曲。从这个层面分析,《骷髅之舞》的确是具有叙事性过程的标题管弦乐曲。而圆舞曲体裁的体现,在于作品使用了符合圆舞曲的、以“强、弱、弱”为基本节拍特征的3/4拍,同时,作品中“死神”的形象也分别呈现了“操琴――调弦――演奏圆舞曲”的过程。
二、《骷髅之舞》中服务于音乐情境传达的配器手法
《骷髅之舞》为了更好地传达作品特殊情境,使用了变调定弦、木琴的特殊音色等配器手法。
变调定弦在广义的古典音乐作品中是不常使用的手法,而在《骷髅之舞》中由于变调定弦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圆舞曲显得十分怪诞,但这正契合了“鬼节――深夜――鬼怪妖魔之舞”的叙事性情节的应有氛围,是对作品情境的最恰如其分的描绘。同时,变调定弦形成的减五度(减五度中世纪宗教音乐中是被禁止使用“魔鬼三全音”)的不协和感恰恰可以体现对于中世纪宗教音乐稳重、均衡的一种挑战(相对于第三部分――文化渊源而言)。
木琴在作品中的戏份并不很多,但它的运用的确达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枯骨相碰的音色特质。
三、与《骷髅之舞》选取的题材内容关联的音乐情境与文化渊源
“神鬼情结”似乎是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狱、各文化系统中共通的文化现象,单就好莱坞出产的电影目录中就有枚不胜举的例子,例如,《木乃伊》就被港台译名为《神鬼传奇》。如果仅举一例来说明与《骷髅之舞》音乐情境相似的作品,应该非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穆索尔斯基(M#8226;Mussorgsky ,1839-1881)的《荒山之夜》(A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莫属了。
“黑夜降临,地下传出乱哄哄、阴惨惨的声音,妖魔们纷纷出现在黑暗中,魔王由众妖魔簇拥着上场,举行了祭奠仪式。之后是喧闹的“圣宴”与狂欢。在狂欢进行到最高潮时,教堂的钟声响起,众妖魔立即四散消失,因为东方现出黎明的光辉,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同为交响诗体裁,同样展现了“神鬼情结”。而我们如果以此进一步分析两部作品所渗透出的文化符号,恐怕依然有文化渊源值得去探究。
我们仍以《骷髅之舞》为例,乐曲中段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装施工风险危害清单.docx VIP
- 【国家标准】NBT 31008-2019 海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三类人员考试(项目负责人·B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 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护理查房.pptx VIP
- 习题-9-能量代谢与体温.doc VIP
-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规范(DB44-T 483-2008).docx VIP
- 下载PDF文件(1429K).PDF VIP
- 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细则_附件.doc VIP
- 中医治疗心悸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JB∕T 7175.6-2015 滚动直线导轨副 第6部分: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