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原识别受体 (BCR或TCR) 细胞因子受体 免疫细胞表面膜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CD) 补体受体 MHC Ig Fc受体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过度——超敏反应 T、B 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免疫防御不足——免疫缺陷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脸部的蝴蝶斑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功能减弱——肿瘤发生 (三)免疫的类型 病原微生物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 在群体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 主要机制 物理屏障 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屏障; 化学屏障 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 生物学屏障 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 非特异性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2.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 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抗原 刺激机体 特异性免疫 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原决定基 产生抗体 产生抗体 吞噬细胞与入侵的细菌发生激战 吞噬细胞将吞噬的细菌肢解成小块,运送至淋巴结,向免疫系统的指挥官—辅助性T细胞报告细菌的特征。 免疫系统的指挥官— 辅助性T细胞发布通缉和攻击令 接到命令后,杀伤细胞加入战斗,英勇杀敌 接到命令后,B淋巴细胞制造发射攻击细菌的导弹(抗体) 被导弹击中的细菌土崩瓦解,被补体系统处死或被吞噬细胞扫荡 战争结束,机体免疫系统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一)免疫学发展经历的阶段 (二)免疫学进展概述 (一)免疫学发展经历的阶段 1.经验免疫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 18世纪末英国医生Jenner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磨成粉 鼻吸入 预防儿童天花 中国古代“种人痘” Edward Jenner (1749-1823) Jenner种牛痘图 免疫系统的“黄埔军校” 树突状细胞的发现及其在启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在拉尔夫·斯坦曼发现树突状细胞之前,人们对吞噬细胞,T、B淋巴细胞等已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承认,成为现代免疫学的基石之一。按照当时的理论,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共同构成了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体系。但是,上述理论无 法解释免疫反应的起点是什么? 1971年9月21日, 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起, 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 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SCID)”。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对他来说, 泡泡外面的世界充满着致命的威胁, 甚至连母亲一个充满疼爱的吻或者拥抱, 都可能会给他带来可怕的后果。大部分患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新生儿都在出生后不久夭折了。医生们认为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但是医学测试发现, “泡泡男孩”父亲、母亲和姐姐的骨髓都与他的骨髓不匹配, 而医生们向全球征求合适的骨髓干细胞供体的努力也毫无结果。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泡泡男孩”在泡泡里等待着, 但希望慢慢变成了失望, 为他治疗的医生也一个个离他而去。与世隔绝的压抑和孤寂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那些曾经把“泡泡男孩”案例称为医学史上的奇迹的人们开始反思并决定, 不能再把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像实验用的小白鼠一样囚禁在牢笼里了! 1983年底,新任主治医生为“泡泡男孩”移植了姐姐凯瑟琳的骨髓干细胞,虽然两人的骨髓并不完全匹配。手术后,凯瑟琳骨髓内潜伏的致命病毒就侵入了他脆弱的身体,并肆意地大量繁殖,医生竭尽全力为他抢救也无济于事。最终,医生放弃了治疗,把“泡泡男孩”从禁锢了他12年的泡泡里抱了出来。 1984年2月22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男孩”享受着生命的尊严与自由,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12年的光阴, 他渴望亲人深情地拥抱, 却在临死那一刻, 第一次触摸到妈妈的手。 他是经受苦难却从不哭泣的美丽天使, 他帮助成千上万的孩子获得新生。 * 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 (1821-1895.9.2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