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10课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27张).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10课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27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10课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27张)

栏目导引 新知导学 思维启动 课堂互动 史料研析 核心归纳 要点突破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栏目导引 新知导学 思维启动 课堂互动 史料研析 核心归纳 要点突破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情境导入 一首《说唱脸谱》曾经风靡全国,“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opera’(北京歌剧),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 那么,各种脸谱的含义是什么呢?京剧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学习导航 1.傩戏的产生和发展;元杂剧的形成和特点;京剧的形成及其艺术成就 2.总结影响戏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戏曲的起源 1.傩: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原始宗教歌舞,傩戏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3.唐代宫廷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 “_______”。 4.南戏:两宋之际,南戏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法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梨园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 (1)特点:元代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_______。 (2)代表作:元杂剧的奠基者关汉卿的《_______________》、王实甫的《西厢记》。 成熟 感天动地窦娥冤 2.昆曲 特点 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 鼎盛时期 明中叶到清中期 地位 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 形成 乾隆年间,四大_______进京,经不断融合吸收形成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内容 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发展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____________”的著名艺人 传播 清朝末年,京剧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徽班 同光十三绝 [易错提醒]傩是古代戏曲的起源;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 [名师点睛]元曲“明白如话”的社会背景 元代取消科举制,知识分子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只有通过戏曲抒发愁闷情怀,加之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的创作面向社会底层,导致元曲具有“明白如话”的特点,也使元曲得到广泛的传播。 提示:关键步骤:___________,并被驱逐出宫。道路:京剧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即京剧艺术的_______。 徽班进京 大众化 史料一江西南丰石邮村傩神庙门联:“近乎戏,非真戏也;国傩也,乃大傩焉。” 史料二周密记载:“温州乐清县人祖杰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反而将告状人下狱治罪。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祖杰治罪。” 史料三《西厢记》第一次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社会响亮地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 古代戏曲的起源、发展和成熟 [探究问题] (1)史料一中“傩”与“戏”有何共同点?为什么说“傩”是我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2)依据史料二指出宋代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哪个阶层?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功能? (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戏曲形式?指出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为什么说它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提示:(1)①共同点: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②原因:随着宗教色彩淡化,演员逐步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到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逐步转化为戏曲表演。 (2)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3)元杂剧。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对社会不满的宣泄。把诗词、唱歌、舞蹈、对白、音乐等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史料一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酸酸楚楚无人怨。 ——《牡丹亭》 史料二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说唱脸谱》 昆曲和京剧 [探究问题] (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戏曲形式?该形式有何特点和地位? (2)史料二描写了京剧中的脸谱形象。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方戏曲?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 提示:(1)昆曲。特点:载歌载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