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舶检验知识
第一章 船舶检验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船舶检验的基础知识
1.1 船舶检验的产生
中国造船业与水运业历史悠久。在距今 7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
代, 已在天然河流上广泛使用独木舟和排筏。公元前 16 世纪到公元
前 11 世纪出现木板船。随着古代造船、水运业的发展,早期的船舶
检验应运而生。西周时期,周武王设立了主管舟船的管吏(兼职),
称为”舟牧”,并建立了 “五覆五反”的舟船检验制度。《礼记·月令》
载“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
舟”。当然,这只是船舶检验萌芽。
到清朝顺治初年(1644—1661),朝廷对漕船修造与检验制度进
一步作出规定。船舶主尺度已有一定规定,所用物料也有定额的
要求,验船收船舶有“九验之法”。其法曰:“一验木、二验板、
三验底、四验梁、五验栈、六验钉、七验缝、八验捻、九验头艄”,
并有具体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要求。又议准“吃水尺寸刊明栈板之
上,俾益查验”。
新中国成立后,从 1951 年开始筹备至 1956 年 8 月,正式成
立国家船舶登记局; 1958 年 6 月 1 日国务院批准船舶登记局改名
“国家船检局”。1963 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
局章程》。章程明确规定船检局的性质、任务、机构体制、职权范
围等事项。(以上资料引自《中国船舶检验史》)
由于船舶是大型的高价值的且有较高安全要求的和活动范围
1
较大的产品,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船东、托运的顾客、保险商、航
行区域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各方面都很关心船舶的质量和质
量检验的有效性。因而,在最早的第一方检验的基础上,逐步产
生了由船东代表实施的第二方检验和由合同约定的第三方实施的
检验。今天,由政府规定实施的检验均属于第三方检验。
我国现行船检队伍有三个系统:管理交通运输船舶的中国船
级社、各省市地方船检(归口交通部管理)、管理渔业船舶的全国
渔船检验系统(归口农业部管理)。
1.2 船舶检验的依据和宗旨
船舶检验的依据:国务院 1993 年 109 号令颁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以下简称《船检条例》)规定。
船检的宗旨有二个:一是保证船舶具备安全航行和作业的技
术条件,确保船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二是保证水域不受船
舶污染。
船检工作具有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双重性。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船检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保证市场的公平竟争。
按规范建造和营运与不按规范建造和营运,成本上显然是有区别
的。低质量船舶投入航运市场实质是就是不正当竟争。
1.3 船舶检验的对象和检验分类
《船检条例》规定:“条例适用于: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者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
的船舶(以下简称中国籍船舶);
(二)根据本条例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检验的外国籍船舶;
(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内设置或者将在中华人民
2
共和国沿海水域内设置的海上设施(以下简称海上设施);
(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企业法人所拥有的船运货物
集装箱(以下简称集装箱)。”
《船检条例》又规定:“中国籍船舶所使用的有关海上交通安
全的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须经船舶检
验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检验。”
因此,船舶检验的对象是船舶、海上设施、船用集装箱及船
用产品。按《船检条例》规定:“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
船、艇、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海上设施,是指水上
水下各种固定或者浮动建筑、装置和固定平台。沿海水域,是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
他海域。”
《船检条例》还规定:“除从事国际航行的渔业辅助船舶依照本条例进行检验
外,其他渔业船舶的检验,由国务院渔业主管部门另行规定。”“海上设施中的海上
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的检验,由国务院石油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另行
规定。”“下列船舶不适用本条例:(一)军用舰艇、公安船艇和体育运动船艇;(二)
按照船舶登记规定,不需要登记的船舶。”即上述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