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律通论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pdf

经济法律通论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律通论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 法 反垄断 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总论 一、不正当竞争问题及其立法 竞争的手段和后果常常会有消极意义。“假冒” (palm off)一直是侵权法律关注的对象。不正当竞 争现象逐渐扩展为利益关系、合同关系以及贸易的 稳定和安全。19世纪末,不正当竞争逐渐成为一类 独立现象,被统一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1896年,德国的《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法》是 世界第一个专门立法。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在逻辑 政府、专职政府部门 经营者 正当竞争 经营者 消费者 不正当竞争行为 ①欺骗性交易行为(5条) ②商业贿赂(8条) ③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9条) ④侵犯商业秘密(10条) 法律责任 ⑤低价倾销(11条) 任 责 事 民 任 责 政 行 任 责 事 刑 ⑥搭售(12条) ⑦不正当奖赠(13条) ⑧诋毁商誉(14条) ⑨串通招投标(15条) 缺陷:未能考虑消费者的权利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 1.立法依据  第二条第一款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 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 第二条第一款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对立法的理解 (1)一种理解:第二条是一般条款 法律的一般条款,指把法律上的要件制定为抽象的、一 般的规定。其应用具有灵活性,让法官根据社会状况自由裁 量。 反不正当竞争的的一般条款就是指执法机关或法院在法 律具体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外认定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的要件的概括性规范。 我国法院司法实际上一般把它作为一般条款 (2 )另一种种理解:不允许根据第二条的原则和定义认定新的不正当 竞争行为。 这是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实际做法 3.学习者的选择 牢记明文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再知晓一般条 款的情况。 四、经营者的界定  1.立法依据  第二条第三款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 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 2.两种理解  一种认为,只有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具有从事经营活动资格的单位和 个人,才能成为经营者——主体视角  从事经营行为的人都是经营者。——行为视角  何谓“经营行为” ?  (1)行为目的是为了营利;  (2 )行为内容是提供商品和服务 3.经营者的类别 ( 1)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经营者 (2 )没有营业执照而从事经营活动无照经营者 (3 )不是经营(合同)关系的权利义务的承担者,但实施了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人。 不正当竞争行为(一)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