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ppt课件.ppt

* * 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决定了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进行该活动的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人们就会困难时的情绪。 3、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让个体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 为个体提供适当的示范 指导个体树立正确的目标 改变消极归因,促进积极归因 四、心理坚强 1、定义 一些看起来特别有活力,很容易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应激和压力对于他们行为和情感的干扰并不明显。这与心理学上的心理坚强有关。 心理坚强包括三个特质:控制、信念和挑战。 “我一定能挺过这关!” “只要努力,成绩会提高的!” “人生哪些没有挫折,一切都会好的。” “失去我是她的遗憾。”。 2、心理坚强的功能 研究表明,心理坚强的人总是把压力和疾病看作一种挑战,他们更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他们的健康情况当然要比心理脆弱的人好。 而不具备心理紧张的人倾向于夸大事情的困难,它与就会困难的消极影响构成高应激水平的核心,这种消极影响大于心理坚强所能提供的适应力。 五、自尊 1、定义 心理学中的自尊则经常用来指一种积极的自我感受,通人地讲就是自我感觉良好。 自尊由三种社会因素和两种生理因素构成,即自我认同感、社会能力和学术能力,以及相貌和身体素质能力。 2、自尊的功能 自尊水平与健康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个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如何,低自尊与抑郁、不安全感及苦恼有关,而抑郁等消极情感易导致重大生理疾病的发生。 在危险情境下,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良好应付能力,而低自尊的人则表现出较差的应付能力。 3、自尊的影响因素 积极的自我暗示。要对自己微笑,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长处。 他人的欣赏。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要,即被别人承认、被虽人认为有价值、被别人尊重、被别人所爱。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自尊就会动摇。 克服自卑感。自卑感产生原因是自我认识不足、性格内向、挫折经历及不当归因。 六、自我防御机制 1、定义 自我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2、自我防御机制功能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3、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防御机制同时发挥作用 无意识性 (一)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创始人:弗洛伊德 人类行为受控于非理性因素、潜意识动机、与生物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二)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的三个“我”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理想原则 意识 潜意识 “冰山”理论 (三)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 潜意识 前意识 本能、 挫折的经历 …… 意识 潜意识 前意识 压抑 梦 神经症 清醒 睡眠 异常 正常 (四)焦虑 超我 自我 本我 现实 4、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 否认 退回 潜抑 幻想 补偿 反向形成 合理化 仪式与抵消 隔离 理想化 分裂 转移 投射 认同 升华 幽默 建设性 替代性 攻击性 自骗性 逃避性 5、自我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 年龄:3~16岁不成熟,16~18岁成熟 生活经历:长期慢性应激可阻碍防御机制的成熟 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性别:女性多用否定和压抑 人际关系:好的榜样可形成成熟的防御机制 社会支持:在关心爱护中成长的个体很少采用破坏性的防御机制 七、人格 1、定义 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是指由个体表现出来的独特并相对稳定的行为、思想以及情感模式。 人格具有统合性(整体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功能性四个特点。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者一例: 男性,性情极为暴躁,因一位女性言语不慎触怒了他,便将其投入井内。小时候,其母对他有求必应,稍有不如愿,便会大喊大骂。长大后,此人专横跋扈,连家犬稍不如其意,也要被活活踢死。 1、定义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 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不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2、人格障碍的类型 妄想性人格障碍 类分裂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做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