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术期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分析ppt课件.ppt
ST-T的异常改变 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心电图ST-T的异常改变。 心肌缺血大致可分两种类型ECG改变: 1、 缺血型T波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大直立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 2、损伤型ST段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压低:水平型、下垂型 ◆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 ST段抬高,可形成单线曲线 “坏死性”改变——异常Q波 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和下垂形下移≥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 (一)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出现一过性的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变异性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波。 (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绞痛相似,一般变化较轻。 (四)判断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时,心电图出现缺血型ST段下移的意义,较T波改变的意义更为重要。 (五)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ST-T改变,是由于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极时间相重叠所致,通常称为继发性ST-T改变。 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数分钟 数小时-数周 数周-数月 3-6月 导联 心室部位 供血冠状动脉 II、III、aVF 下壁 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 I、aVL、V5、V6 侧壁 前降支或回旋支 V1~V3 前间壁 前降支 V3~V5 前壁 前降支 V1~V5 广泛前壁 前降支 V7~V9 正后壁 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 及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关系 心电图导联与心梗部位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异常Q波 心电图:异常Q波(坏死型Q波,病理性Q波),即Q波增宽(0.04s)、加深(同一导联1/4R波)。 异常Q波=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一定有异常Q波?答案:NO! 非梗死性Q波: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但找不到任何心梗证据,多见于青年人,且多见于下壁。其它非梗死性心脏病也可出现异常Q波,如心室肥厚、肺心病、预激综合征等,心脏外的疾病如肺栓塞颅内出血等,病因去除,病Q消失。 非Q波型心肌梗死:即“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只出现ST段及T波的规律性演变过程,不出现异常Q波。 老年人异常Q波的认识 病理性Q波 or 非病理性Q波? 病理性Q波:临床上多有心梗病史或心梗的易患因素、器质性心脏病及导致心脏损伤因素,急性期心肌酶及ST-T的改变; 非病理性Q波:既往无心梗病史及胸痛胸闷史,常见于Ⅲ 、 aVF及Ⅱ 或avL 、V1 、 V2甚至V3-V6出现异常Q波,在体位改变或深吸气后可减小或消失ST段通常无异常,为位置性Q波,于心脏移位或传导途径异常使心肌除极方向发生改变有关。 出现异常Q波要观察分析异常Q波特点,进行动态分析,密切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老年人必要时进行冠脉造影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用来描述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右束支传导阻滞、右胸导联持续性ST段抬高)伴有高猝死风险的临床症候群。本病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晕厥及猝死常为首发临床表现。 右胸导联出现Ⅰ型心电图表现伴有以下一条即可确诊: ①有室颤或多形性室速; ②45岁以下发生心脏猝死的家族史; ③家族成员出现Ⅰ型心电图表现; ④电生理检查点刺激诱发室速; ⑤晕厥或夜间垂死样呼吸史。 Ⅰ型 Ⅱ型 Ⅲ型 心脏发生猝死危险因子及处理 危险因子:①心脏猝死病史;②男性;③无心搏骤停病史患者中自发Ⅰ型心电图表现;④心电生理检查刺激诱发出持续性心律失常;⑤药物激发试验阳性;⑥房颤史;⑦基因检测阳性。 处理:⒈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被证实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术前对患者进正确评估,有症状者或电生理刺激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无症状者, 尤其Ⅰ型心电图表现者 ⒉药物治疗: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及钙离子通道增效剂: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 ⒊预防性心脏起搏治疗:本病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事件多见于静息或睡眠时出现,并与缓慢心律相关,预防性心脏起搏治疗可能有效。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心房冲动预先通过房室旁路激动部分心室肌,同时也经房室结激动其它部位心室肌而形成的特殊心电图特征(delta)。 A型(左侧旁路) B型(右侧侧旁路) 预激综合征多见于健康人,大多无心脏其它异常征象。危害主要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颤易引起快速性心室率甚至诱发室颤。 处理:术前如果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症状但轻微者可无需处理,手术 心脏评估风险小。若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合并房颤,术前建议内科治疗 围术期心电图一定要用“ ”去分析 围术期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分析 禅城区中心医院 王美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