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独资公司前沿问题研究 李建伟著.pdfVIP

国有独资公司前沿问题研究 李建伟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国有独资公司 与一人公司 一人 公 司 ( ,就是指股东仅为一人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 司。 传统公司制度认为,公司是依法定程序设立 的,以盈利为 目的的 社 团法人 ,不仅强调公司是法人 ,更强调是社 团法人,即是 由二人 以 上的社员集合而成的法人组织。因此,各国公司法制定之初几乎毫 无例外地将一人公司排除在外。但股票转让的自由性和公司经营发 展 中的其他因素,以及经营者对有限责任希求 的心理等,多数人成立 的公司成员减少变成 的一人公司,实质意义上 的一人公司,以及借用 他人名义设立一人公司等现象出现 了。尤其是本世纪中期 以来,西 方各国的小企业数量激增,公司形态被大量采用,促使这一现象愈加 普遍 。时至今 日,对一人公司是否要给予承认,是否要在公司法 中加 以规范,早 已成为西方各国公司法学研究和公司立法实践中的重要 问题 。 在实行公有制经济 的中国,股份制经济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只是 年代后半期才开始试行采用。在 年 《公司 法》颁布之前,西方 国家在股份公司、有限公司发展进程 中出现 的一 人公司 问题在 中国还不多见,而且“一人公司 ”作为一个企业法律用 语在我国的企业法学、公司法学理论和实务中还没被太多使用。但 另一方面 ,与一人公司有 同等意义 的独资公司、独资企业 ,在新 中国 成立 以来就一直普遍地存在,并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而又有新 第 2 页 的发展 。 年 月 日颁布的 《公司法》设专节规定了作为一 人公司形态的国有独资公司,至此,一人公司在我国公司立法上得到 了初步 的承认 。但是 ,围绕着 国有独资公司而展开 的关于一人公司 立法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 一、一人公司立法 的历史考察 在西方法律中,一人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是形式意义上 的一人公 司,即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票或者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部股份集中 在一个股东手 中的公司;另一种是实质意义上 的一人公司,即公司虽 有数名股东,但公司实际上是 由一名股东掌握,其他股东只是为了不 至于因不合法解散而在形式上虚设的,仅持有足 以应法律要求的极 少部分股票的公司。从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来看,除了极少数国家和 地 区外,都对实质意义上 的一人公司持肯定态度 。因此 ,本文着重探 讨形式意义上 的一人公司。 纵观世界各 国关于一人公司的立法,大致经历了一个“普遍禁止 存在 有条件确认 允许设立 ”的发展历程 。而 时至今 日,在立 法上允许一人公司的设立与存续,已逐渐成为大多数国家公司立法 的通例 。 (一 )普遍禁止一人公司的设立与存续 西方各国近代公司法确认的公司类型不外乎两合公司、无限责 任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 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对于两合公 司、无 限责任公司及股份两合公司而言,均强调“人合性 ”,而且其 中 的职能资本家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承担无限责任,这与一人公司的股 东通常所追求的有限责任的愿望相悖,所 以对这三种公司形式而言, 一人公司不仅组织制度上不允许,现实生活中也无意义。有限责任 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更强调“资合性 ”,虽然就其本质而言,“股东个 人也可 以享有有限责任,利用公司形态,但是它们是在 由自由资本主 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背景下产生 的,因而必须顺应社会化 大生产 向社会广泛筹集资本的要求。”正因为资本公司可能在大规模 第 3 页 的范围内筹集资本,进行社会化经营,为了保证其他出资者、交易者 以及利害关系人 的利益 ,在各 国传统的公司法 中对公司设立阶段 的 发起人都严格限定了最低人数 ,以使发起人之间相互牵制,并在万一 情况下承担连带责任 。不仅如此 ,各 国公司法还要求发起人必须购 买股票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