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关于企业组织形态
变迁 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近代企业组织形态与企业制度 的概念
现代企业是从事商 品生产 、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 ,为满
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 ,进行 自主经营 ,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和
自负盈亏 的基本经济单位或经营组织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单
位 ,但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单位和科学技术单位 。随着公司制度
的发展 ,企业甚至还成为一个政治单位 。所 以也可 以说 ,现代
企业 已成为一个 “政治 经济 社会 技术 ”四项活动
有机结合、并协调运行的组织体 。
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的产物 。企业 的发展是一个
历 史过程 ,处于 向现代企业发展过程 中的企业 ,就是近代 企
业 。近代企业作为一种经营组织 ,其存在方式是与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相联系 的。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出现 以前 的生产经营组
织 ,都不能称作近代企业组织 。近代各种企业生产经营组织 的
存在方式即是近代企业组织形态 。
企业组织形态变迁 的原动力是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企业组
织 的最初形态是建立在简单协作基础之上 的。简单协作形式 的
生产组织之 出现 ,必须建立在三个基本条件之上 :其一是具有
① 详 见王 处辉 《日本 的企 业经 营史 研 究评介 》 , 《中国经济 史研 究》 年
第 期 第 页 。
第 2 页
资本集 中的可能性 ;其二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发展使 “规模效
益 ”显在 化 ;其 三是 简单协 作 成 为外部利润 内在化 的实现途
径 于是人们产生了用简单协作方式组织生产的要求 。
简单协作 的发展 ,产生 了初期的分工协作 的组织形态 ,即
工场手工业 。分工协作 的生产组织方式之 出现是一次制度创
新 。在十八世纪后半叶以英 国为先驱 的产业革命 中,随着机器
化生产的出现与发展 ,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又进而产生 了工厂 。
工厂是 以机器或机器体系为主要生产手段 ,不 同工种 的劳动者
进行分工与协作 ,直接从事工业生产 的基本生产组织形态 。工
厂 内部一般按产 品或工艺要求 ,由若干车 间、工段 、班组和职
能机构组成 。由这种生产组织形态为核心的一套制度 ,即是所
谓 “工 厂制度 ” 厂制度是 以专 门机
构利用工人来专 门生产某种商品的经营系统 。工厂脱离家庭 ,
为 了专 门 目标而招聘工人从事生产 ,在一般情况下 ,工厂运用
机器而生产 ,工人为工资而工作 。工厂制度的出现 ,是又一次
制度创新 。而工厂制度 的确立是近代企业制度建立 的标志 。工
厂制度也是一种分工协作 的劳动生产组织方式 。与工场手工业
相 比,工厂制度具有几个显著特点:其一 ,工场手工业 以手工
劳动为特征 ;而工厂制度 则 以机器在生产 中的大量运用为特
征 。其二 ,工场手工业 的分工是 以劳动和劳动力为起点的;而
工厂制度 的分工是 以劳动资料为起点的。即前者 以工人的技术
水平与劳动熟练程度分工 ;后者则 以机器 的需要进行分工 。其
三 ,工场手工业往往是小额资本 的经营 ;工厂制度则要求大额
资本 的投资,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 。其 四,工场手工业是一种
内部协作组织 ,即在一个工场 内进行分工与协作 ,就可完成生
①参见蒋一韦主编 《股份 公司全书》 ,经济管理 出版社 , 年 ,第
页 。
第 3 页
产经营;而工厂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外部协作组织 ,其生产经营
必须通过社会化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工厂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的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 的普
遍性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 ,它是一种法人制度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