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并策略和案例分析 李道国.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第一节  企业并购 的基本概念 企业并购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理论 中一个很值得研究的 一个概念 ,在不 同的语言和法律环境下,并购具有不 同的内涵 。 我们认为所谓并购 ( ,就是兼并 ( )和收购 ( 的简称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 ,就是购买企业 。兼并 通常是指一家企业 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 的 产权 ,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并取得对这些 企业决策控制权 的经济行为 。从这个意义来讲 ,兼并等 同于我 国 《公司法》中的吸收合并。 《公司法》规定的另外一种并购形式是 新设合并,所 以并购是个大概念,兼并是并购 的形式之一,无论 是吸收合并还是新设合并,并购各方 的债权债务都应 由并购后存 续的企业或者新设的企业承担 。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 票购买另一家企业 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 的控 制权 。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一种形式,既具有经济意义,又 具有法律意义 。收购 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 的经营控制权 易 手 ,原来 的投资者丧失了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所 以,收购 的实 质是取得控制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 曾说 : “综观 美 国著名大企业 ,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 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 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收 购 ”按照我 国 《证券法》的规定是:持有一家上市企业发行在外 股份的 时发 出要约收购该企业股票 的行为 。收购在法律意 义上是指购买被收购企业 的股权和资产 。所 以收购 的对象一般有 两种 :股权和资产 。收购股权和收购资产 的主要差别在于:收购 股权是购买一家企业的股份 ,收购方将成为被收购方 的股东,因 第 4 页 此要承担该企业的债权和债务 ;而收购资产则仅仅是一般资产 的 买卖行为,收购方无需承担其债务。 兼并、收购和合并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基本动 因相似 ,要么为扩大企业市场 占有率 ;要么为扩大企业经营规 模 ,实现规模经营;要么为拓宽企业经营范围,实现分散经营或 综合化经营。总之 ,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 ; ②都 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都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它们 的区别在于:①在兼并中,被并购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不 复存在;而在并购 中,被并购企业可仍 以法人实体存在 ,其产权 可 以是部分转让。②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 者和债权债务 的承担者 ,是资产、债权 、债务 的一 同转换;而在 并购 中,并购企业是被并购企业 的新股东,以并购 出资的股本为 限承担被并购企业 的风险。③兼并多发生在被并购企业财务状况 不佳、生产经营停滞或半停滞之时,兼并后一般需调整其生产经 营、重新组合其资产 ;而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 态 ,产权流动 比较平和。 由于在运作 中它们 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 以兼并、收购 与合并常作为 同义词一起使用 ,统称为 “购并”或 “并购 ”,泛 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取其他企业 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 权交易活动 。我们在 以后 的几章中就不再强调三者 的区别,而把 并购一方称为 “买方 ”或并购企业 ,被并购一方成为 “卖方 ”或 目标企业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原则 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是现代经济 中资本优化配置 的 最重要方式,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经常选择 的一种途径 。企业并 购是一项复杂 的工程 ,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 的基本情况和 客户 的要求 ,因而是一项 “量体限料裁衣 ”的工作 。尽管企业并 第 5 页 购工作就不 同个案而言,其 内容千差万别,但仍有一些通用原则 需要遵守。 一、综效最大化原则 企业开展并购活动 ,虽然直接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