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大白菜1号和4号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遗传学专业论文.docxVIP

结球甘蓝-大白菜1号和4号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遗传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植物单体或双体异附加系是重要的遗传材料,在基因定位、物理图谱构建及染 色体工程育种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结球甘蓝—大白菜异源三倍体 (ACC,2n=3x=28)为试材,采用小孢子培养、回交选育、细胞学鉴定和核型分析 等方法,进行了结球甘蓝—大白菜单体异附加系的筛选和鉴定研究,成功地诱导出 了小孢子植株,并从二倍体甘蓝(CC)与异源三倍体(ACC)的回交子代中初步 鉴定出了两个单体异附加系,为进一步获得异代换系、易位系提供了材料和细胞学 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1. 结球甘蓝—大白菜异源三倍体(ACC)不同株系的小孢子胚产率均较低,表 明染色体组的非整倍性对小孢子胚的分化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培养基和不同 的预处理对小孢子胚的诱导频率不同,其中 NLN- 15+2, 4- D 0. 2 mg·L-1+6- BA 0. 1 mg·L-1 + KT 0. 05 mg·L-1 组合的培养基和 33℃热激 48h 的预处理有利于该异源三 倍体的小孢子胚诱导。 2. 染色体数目鉴定表明,获得的 10 个小孢子植株的染色体数变动在 14~27 条, 其中染色体数为 14、20 和 27 条的各 1 株,17 和 19 条的各 2 株,18 条的有 3 株, 没有得到附加一条或两条染色体的植株。小孢子株系间在植株长势、株高、叶形、 叶色、花色、花形、花的大小、始花期和育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3.异源三倍体(ACC)与二倍体亲本(CC)正、反交试验表明,以 ACC 为母 本的结籽率极低,仅为 0.01%,以 CC 为母本的结籽率较高,为 1.60%,两者相差 160 倍。因此,在创建 C 染色体组附加 A 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的单体异附加系时, 应以异源三倍体做父本为宜。 4. 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从回交获得的 81 个植株中初步鉴 定出了 2 个单体异附加系,分别为附加 1 号大白菜染色体的单体异附加系(CC+A1) 和附加 4 号大白菜染色体的单体异附加系(CC+A4)。 5. 对 2 个单体异附加系的植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 2 个附加 系均能正常结球,但球形的形态与二倍体结球甘蓝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结球甘蓝;大白菜;异源三倍体;小孢子培养;异附加系;核型分析 Establish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1# and 4# Cabbage-Chinese Cabbage Monosomic Alien Addition Lines Author: Zhang Wei-wei Major: Genetics Tutor: Shen Shu-xing (College of Agronom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China 071001) Abstract Monosomics and disomics additional lines of plants are the important materials in gene location, physical mapping and chromosome engineering breeding. In this paper, the allotriploid(ACC,2n=3x=28)from the hybridization between diploid Chinese cabbage (AA, 2n=2x=20) and autotetraploid cabbage (CCCC, 2n=4x=36) as materials, the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monosomic additional lines of cabbage genome with particular chromosome from Chinese cabbage wer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microspores culture, backcross, cyt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karyotype analysis. The embryoids and plantlets we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from the isolated microspores of the allotriploid. Two monosomic addition lines were preliminary obtained from the filial individuals of CC×ACC. The monosomic addi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