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烈欢迎各位同仁莅临指导 广水师范附属学校 汪建洲 陶 渊 明(365—427)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因不满当时社会现实,辞去官职,归隐田园。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其诗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 “好读书” “嗜酒” “著文章”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 酒 陶渊明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 探究: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2、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合一,心和自然亲近。 “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 元好问《论诗》绝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 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总 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甘肃陇南成县招聘司法协理员1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正高面审答辩-正高069面审答辩全科医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消防宣传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pptx
- 5.2 主视图、左视图以及俯视图(附答案).docx VIP
- 25秋电大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 VIP
- 23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docx VIP
- 2025政治高考河北省真题试卷+解析及答案.docx VIP
- (2021-2025)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之文言句子翻译 高频考点+易错点.docx VIP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30文言文翻译及断句(3份思维导图+文言翻译10法+文言断句知识梳理+文言翻译10大陷阱+文言断句5大陷阱)(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特性水泥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