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AGE PAGE 1 第19课 阿房宫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缦回(màn)         (2)不霁何虹(jì) (3)尽态极妍(yán) (4)鼎铛玉石(chēnɡ) (5)金块珠砾(lì) (6)横槛(jiàn) (7)逦迤(lǐyǐ) (8)锱铢(zī) (9)架梁之椽(chuán) 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冷暖。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2.一词多义 (1)族eq \b\lc\{\rc\ (\a\vs4\al\co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士大夫之族,曰诗曰弟子云者:名词,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2)焉eq \b\lc\{\rc\ (\a\vs4\al\co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 事物的状态,“……的样子”,或师焉,或不焉: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且焉置土石:兼语词,于何,在哪里)) (3)而eq \b\lc\{\rc\ (\a\vs4\al\co1(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示顺承关系,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4)举eq \b\lc\{\rc\ (\a\vs4\al\co1(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拔、攻占,吾力足以举百钧:动词,举起,举世无双:副词,全)) 3.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蜀山兀,阿房出:形容词作动词,指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 (3)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北面,向西面。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弦”,名词作动词,弄弦,弹琴。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词的意动用法。 (7)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 (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前者指收藏的珍宝,后者指聚敛的金玉。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哀;“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4.文言句式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省略句,长桥卧(于)波。 (2)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结构后置句。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 5.翻译句子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译文: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 (2)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译文: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多。 三、名言警句 课文名句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早年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晚年趋保守消极,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工于诗、赋、文、辞,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地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合称为“小李杜”。 二、背景展示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作者曾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古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