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法学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浪潮兴起,全球金融体系呈现出了从过去严格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组织形态。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也应该适应我国的国情,我国现阶段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学术界的研究和观点的主要体现在专著和论文中,经过对图书管和数据库资料的收集及自己的思考,现将收集整理的资料做总结和论述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29年经济大危机中,美国银行相继倒闭,信用体系遭到致命性打击,经济全面崩溃,经济学家们追根溯源,认为混业经营在这次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国会议员Glass认为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对全国金融体系造成了损害,并应对股票市场的投机、1929年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和大萧条负有责任,应从法律上将商业银行与证券业务进行分离。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在法律上被分离,分业经营体制在美国确立下来。
美国经济学家克夫曼·乔治认为:导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的依据可以概括为三点:(1)通过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离,保护银行业的安全和健康,从而恢复公众对商业银行体制的信息了解(2)防止银行资金从正当的商业性使用转向投机性使用;(3)消除利益冲突,停止被银行滥用的业务。
安志达:《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和金融管制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抨击这一经营体制。美国经济学家White研究发现,在20年代美国倒闭的银行中,没有一家是城市银行,而城市银行绝大多数涉足证券业务。在银行危机中,有1/4以上的国民银行倒闭,但涉足证券业务的207家银行中只有15家倒闭,所占比例仅为7.2%,而且在这15家银行中,证券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都在10%以下,所以经营证券业务并不是造成银行破产的最主要原因。
White,Eugene. Before the Glass—Steagall Act: An Analysis of the Investment Banking Activities of National Banks [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86,(23),13—15.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1987年指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银行破产是由其附属证券机构承销低质量的证券造成的损失而引起的。许多银行的证券投资组合遭受损失,但这是因为面对大规模挤兑,它们没有足够的清偿力从而被迫以低价出售资产所造成的。银行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公众对银行体系失去信心造成的。McKinnon,R.I.,
McKinnon,R.I.,The?Order?of?Economic?Liberalization:Financial?Control?in?the?Transition?to?a?Market?Economy,second?edition,Baltimor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3.
尽管在理论上金融分业与混业之争并没有最终的结果,混业经营体制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并扩张起来,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业都属于混业经营,即允许银行或银行的附属子公司从事证券业务。Hancock,Hunphrey,Wilcox,
Hancock,Hunphrey,Wilcox,Telecommunication versus Processing Cost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Payments System,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ial,23,1999.
二、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之争以及学界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根据我国 2004 年公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 》(以下简称 《备忘录》),依据其第8条第1款的规定,在坚持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母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其内部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 但在该备忘录中未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
(一)学界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之争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组织倡导成立的“联合论坛”于1999年对“金融控股公司”做出了相对权威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