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鹰嘴豆淀粉与玉米淀粉性质的比较
顾楠1 刘美艳1 赵国华12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1,重庆400715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重庆 400715
研究了新疆产鹰嘴豆淀粉的一些基本性质,并与玉米淀粉进行比较,发现鹰嘴豆淀粉中直链淀
粉质量分数为31.8%,高于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26.6%);通过电镜扫描发现鹰嘴豆淀粉颗粒表面
光滑,形状多数为椭圆形、鹅卵石状,少数为圆形,而玉米淀粉颗粒多为圆形,呈多角状;粒度分析表明鹰嘴豆
淀粉的粒径范围是6.39~41.80 μm,体积平均粒径是16.77 μn,而玉米淀粉粒径范围是4.02~33.35μm,体
积平均粒径是14.60 μm;鹰嘴豆淀粉持水力、溶解度优于玉米淀粉,透光率低于玉米淀粉;差示扫描量热
(DSC)分析发现鹰嘴豆淀粉糊化温度为60.6~71.8℃,相变热焓值为7.12J/g;玉米淀粉糊化温度为65.4~
75.1℃,相变热焓值为10.61J/g。
鹰嘴豆;玉米;淀粉;理化性质
TS231 A 1003-0174(2011)09-0048-04
2010-10-19
顾楠,男,1986年出生,硕士,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赵国华,男,1971年出生,教授,博士,食品化学与营养
学
图3鹰嘴豆淀粉
@@[1]缪铭,江波,张涛,等.不同品种鹰嘴豆淀粉的理化性质研
究[J].食品科学,2008,29(6):79-82
@@[2]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
@@[3]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S]
@@[4]GB/T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S]
@@[5]GB/T5009.4-200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S]
@@[6]GB/T551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中淀粉的测定
[S]
@@[7]GB/T15683-2008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S]
@@[8]AmericanAssociationofCerealChemist(AACC).Approved
MethodsoftheAACC[M].America:AACC,1995 @@[11]易醒,张建平,肖小年.江西产泽泻淀粉理化特性的研究
@@[9]顾娟,洪雁,顾振彪.养麦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J].食品 [J].食品科学,2008,29(11):102-105
与发酵工业,2008,34(4):36-39 @@[12]PhamVH,Naofumim.Chemicalcompositions,finestructure
@@[10]Park,Kim.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chestnutstarch and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kudzu(Puerarialobata)
[J].JournaloftheKoreanAgriculturalChemicalSociety, starchesfromdifferentregions[J].FoodChemistry,2007,
1982,25(4):218-223 105:749-755.
ComparativeStudyonPropertiesofChickpea
StarchandCornStarch
GuNan LiuMeiyan ZhaoGuohu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