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VIP

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应用心理学 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和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由于公务员收入稳定,工作轻松,福利待遇又好,被人称作“铁饭碗”,使得很多人都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千人过独木桥的现象。据统计今年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人数为141万人,而录取人数为1.6万人,录取比例为63.6:1;而浙江公务员的报考人数也有35.3万人,更是创造了省公务员报考的历史记录,最热门的岗位报考比例竟然达到1100:1。 公务员报考人数的增加,公务员岗位的增多,致使了公务员人数的增加。相对的面对这种现象,国家也推行了一些相关的考核方法来对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淘汰。 近年来对于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也很多,如Crant和Thompson都对主动性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的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且主动性人格是通过相应的中介行为变量来影响个体的工作绩效。这里的中介行为我们叫它主动性行为。 仅管有人对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做过研究,但他们采用的研究对象都是属于房产销售人员、公员工等等。然而对于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研究还是很少的。本文将对浙江省各地区不同公务员问卷调查来分析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使已在岗的公务员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主动性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一)研究目标 (1)了解浙江省各地区的公务员的主动性水平。 (2)了解浙江省各地区的公务员的工作绩效,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方式。 (3)分析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探讨主动性行为是如何影响公务员工作绩效的,主动性行为对工作绩效是提升还是抑制作用,如何通过改变主动性行为来影响工作绩效。 (二)主要内容 (1)分析国内外关于公务员主动性行为,工作绩效主要研究,研究发展趋势。 (2)整理分析国内外主动性行为,工作绩效等相关因素的研究,构想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提出假设:公务员的主动性行为可以影响工作绩效。 (3)对浙江省内各地区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验证假设。 (4)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如何改变主动性行为来影响公务员的工作绩效。 (三)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问题的提出 2.1研究的背景 2.2研究的目的 2.3研究的意义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工具 4.结果分析 4.1描述统计,相关分析 5讨论 5.1公务员主动性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5.2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由调查对象填写,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对象是浙江省各地区的公务员,采用问卷有主动性行为测量,公务员工作绩效。 对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最终分析得到结果。 四、参考文献 [1] 蒋琳锋,袁登华. 个人主动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2009,vol.17,No.1,165-171 [2] 董 浩,苗元江,蒋苏芹. 主动性人格—积极组织行为学新视角. 企业活力 2010,No.11 [3] 周厚余,田学红. 公务员的主动性对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心理科学 2010,33(2);482—484 [4] 薛宪方,王重鸣. 员工工作倦怠对其个人主动性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 应用心理学 2009年第15卷第1期,030—036 [5] 王丽丽,张亚晶. 公务员的组织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7,No3 [6] 温 瑶,甘怡群. 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 应用心理学 2008年第14卷第2期,118—128 [7] 余捷婷,刘电芝.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宁波大学学报 2009年9月第32卷第5期 [8] Vishwanath V. Baba,Louise Tourigny,Xiaoyun Wang,Weimin Liu.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Work Performance in China: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Perceived Safety Climate. Wiley InterScience 23-37(2009) [9] Bateman T.S.,Crant J.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