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新生儿疾病特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新生儿疾病特点.ppt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 * * * * * * * 泌尿系统功能模式图(暂缺) * 解说 * 血液系统的动态模式图 怎样早期发现患儿异常? 体温异常: 感染性疾病在其他年龄阶段常表现为发热,可是新生儿感染时不一定都发热,体温可以正常,病情重时还可以体温不高,甚至体温不升。 新生儿学简介 新生儿流行病学特点 新生儿疾病症状及体征特点 新生儿感染特点 新生儿各系统疾病的特点 新生儿感染特点: 感染来源广 易感因素多 病情变化快 易聚集或流行 病死率高 社会影响大 按感染发生的阶段和感染途径不同分为 宫内感染(约占2%) 分娩过程感染(约占10%) 出生后感染(占80%以上)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发病率最高,威胁最大的一组疾病。    为什么新生儿感染发病率高,         且易发生聚集或流行 ? 内在易感因素 1、皮肤薄、皮下血管丰富,皮肤的创伤或感染(如脓疱疮)时细菌容易经血管进入血流。 2、脐的残端:是断脐时的创伤,易成为细菌入侵体内的门户,轻症为脐炎,重者可发展败血症。 3、新生儿胃肠道屏障机制差,肠道内的细菌容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液; 4、新生儿血脑屏障机制亦差,得了败血症后细菌容易进入脑部,发展为脑膜炎、脑脓肿; 内在易感因素 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有来自母体的免疫球蛋白IgG,但另一种免疫球蛋白IgM,不能通过胎盘到胎儿,而免疫球蛋白M是抵抗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的主要抗体,因此新生儿容易患大肠肝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脑膜炎、败血症)。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与公用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 多; ? NICU各类侵入性操作; ? 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不严格; 外在易感因素 新生儿感染部位分布 部位 构成比(%) 血液 32.3 肺部 17.4 耳鼻喉眼口腔 14.2 皮肤 10.1 胃肠道 7.8 手术部位 5.4 其它 12.8 新生儿血液感染 血液感染包括菌血症和病毒血症,以前者多见。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通过某种途径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连锁、失控性炎性介质释放所导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严重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 胎儿宫内感染 分娩期 出生后 上行性感染 临近感染灶迁延 羊膜腔感染 吸入 产伤 心肺复苏 感染病灶病原体血行扩散 血管内装置 输注血或血制品或营养液等 临床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1 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 2 黄疸加深或延长; 3 伴有感染病灶或动静脉插管 4 肝脾肿大 5 休克 6 DIC 新生儿学简介 新生儿流行病学特点 新生儿疾病症状及体征特点 新生儿感染特点 新生儿各系统疾病的特点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 呼吸靠隔肌升降→呈腹式呼吸 呼吸道管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差→易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 安静 40次/分 呼吸急促>60~70次/分 1.呼吸系统 早产儿 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弱, 早产儿呼吸浅快不规则 →肺透明膜病 易出现 →周期性呼吸 →呼吸暂停 2.循环系统 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 脐血循环停止 肺血管阻力降低 卵圆孔功能性关闭 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 胎儿血液循环 生后血液循环 心率 波动范围大 90~160次∕分 >160次→过速 早产儿 偏快 血压 足月儿 50~80/30~50mmHg 早产儿 偏低 部分早产儿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持续胎儿循环 (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 PFC) 又称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