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ocVIP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 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 乙肝)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方 法73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 例),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0.5令/天>48周,分别于治疗后 的0、4、12、24、48周检测血清及PBMC中HBVDNA。结果治 疗后的4、12、24、48周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 别为 31.57%、81.58%、94.74%、97.37%,PBMC 内 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10.52%、42.11%、57.89%、76.32%,治疗后的 12、24、48周血清和PBMC内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 组相比较 P1.0X105cps/ml,PBMC 内 HBVDNA ( + ),否认既往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应用史,排除其他常见病毒性肝炎 及其重叠感染(如丁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药物性肝炎、 自体免疫性肝炎、脂肪肝(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硬化、妊娠等情况。 1.2研究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 疗组(38例),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年龄、性别、血 清及PBMC内HBVDNA,血清AL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 一)。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加用常规护肝治疗4周,但治疗组 患者治疗开始时即应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 公司生产)0. 5令/d。 1.3监测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的0、4周、12周、 24 周、48 周测定血清及 PBMC 内 HBVDNAo HBVDNA0. 05)。 2.2恩替卡韦治疗后,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HBVDNA 阴转率逐渐提高,详见表2。 2.3随着恩替卡韦治疗疗程的延长,PBMC内HBVDNA阴 转率亦随之增加,详见表3,但PBMC内HBVDNA的阴转率低 于血清HBVDNA的阴转。 3讨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是指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单个核白 细胞,主要包括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 细胞。1983年Lie-Injo等首次报道在HBsAg阳性肝癌患者 的PBMC中分离出HBVDNA,目前陆续的研究证实PBMC是乙型 肝炎病毒(HBV)肝外感染的重要靶器官。HBV感染PBMC后 不仅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6-7],而且HBV感染PBMC与 HBV母婴垂直传播、HBV隐性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变 化及抗病毒治疗效果[8-10]的评估有关。 恩替卡韦作为抗HBV的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HBV 野生株及ADV耐药株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LAM耐药株 的抗病毒作用较野生株弱[11],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口服吸 收进入肝细胞,磷酸化后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形式,通过 作用HBV多聚酶导致合成中止。 目前研究显示拉米 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与PBMC内HBVDNA 的变化有相关性[3],而恩替卡韦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较少。 本研究显示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及PBMC内 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 恩替卡韦对慢乙肝患者血清及TOMC内HBVDNA均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且随着治疗疗程延长,血清和TOMC内HBVDNA阴转 率逐步提高,这与目前相关报道一致[12]。另外治疗组患者 治疗48周时血清HBVDNA阴转率为97. 3% (37/38),PBMC内 HBVDNA 阴转率为 76. 32% (29/38),提示 PBMC 内 HBVDNA 的 阴转率低于血清HBVDNA的阴转率,但该研究观察时间只有 48周,且研究病例数有限,更长疗程及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是 否与目前的结果一致仍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 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 13: 881-891. [2] 张健珍,杨葆业,陈铿.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对比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10, 26 (14): 2609-2611. [3]张平,曹宁芬,袁迎春,等.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 个核细胞中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3): 315-316. 李淑红,岳亚飞,张树林,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 妇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宫内感染中的作用.中华肝脏病杂 志,2006,14 (4): 264-267.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 56-60. 宣世英,孙樱,张健,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