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秦”这个生字,与“泰”“奏”比较,认读“塞”“教”‘“还”等多音字,能深入理解“明月”“未还”“长”“飞将”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会背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句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到古战场去看一看,你会看到什么呢?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面。
3.学生自由谈感受。
师:这就是战争,战争是残酷的!今天让我们跟随王昌龄到匈奴侵略我们中原时的边塞去看一看,到征人的家乡去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设计理念: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读多音字“塞”。
2.解题: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
3.了解王昌龄:王昌龄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家夫子”。他的作品大多数是反映边塞军旅生活,他的边塞诗歌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出示课件)
4.认读生字“秦”,与“泰”“奏”字比较,认读“塞”“教”‘“还”等多音字。(出示课件)
5.自由练读古诗。
6.划节奏读。(出示课件)
7.了解诗意。
(1)理解:“关”“未还”“但使”“不教”的意思。(出示课件)
(2)同桌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设计理念: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熟古诗、了解诗意。不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师:我们不但读熟了古诗,而且了解了古诗大意,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地去读一读, 品一品,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三、 品读悟情。
(一)秦时明月汉时关(出示课件)
1.描写了什么景象?
(板书:明月、边关)
2.为什么在“明月”加“秦时”,“关”前加“汉时”?
教师补充资料:出示: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3),作者的朝代—唐朝(618—907),作者王昌龄(698—756)。请你根据这组数据,估计一下边关受匈奴外敌侵略有多少年?(一千多年)(出示课件)
师:时空跨越了一千多年,边塞战事连绵不断,可想而知给百姓带来了很多的苦难。
3.引读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诗解诗,感悟诗情,自古以来“明月”都是思念的代名词,通过引读《静夜思》,让学生感悟“明月”代表思念。】
4.师读生闭眼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思念了谁?(板书:征人 思念 亲人)(出示课件)
5.指导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课件)
(读出战争历史的长久。)
师:是啊,一千多年无休止的战争,多少个男儿血染沙场,回不了家!
引出——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万里长征人未还
1.理解:“长”的含义。
2.赏析“未还”的含义。
(可能战死于沙场回不去,也可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回不来啊!还可能是伤痕累累回不了家!)
3.指导朗读: 万里——长征——人——未还
4.想象画面:征人的亲人会做什么?
出示:征人的父母……
征人的妻子……
征人的孩子……
(生发挥想象,表达感受)
5.引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出示课件)
【通过想象、引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征人的苦,以及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一种情感。让学生真正地走入到情境中去,感受到战争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无尽的痛苦。】
6.感情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出示课件)
万里——长征——人——未还
【设计理念:古诗要读出韵味,破折号提示,不仅读出味道,而且让学生体味战争的长久、漫长。】
(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示课件)
1.了解“龙城将军” (出示课件)
(1)学生交流关于李广将军的生平。
(2)教师加以补充。
(3)引读古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师读生闭眼想象画面:李广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
3.感情朗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你读懂了什么?
5.引读: 如果李广将军还在,胡人——不敢度阴山(出示课件)
如果李广将军还在,边关——就会安宁
如果李广将军还在,将士——就能回家
如果李广将军还在,国家——就会太平
【设计理念:通过想象、引读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边塞才会安宁。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更深层次理解。】
出示: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课件-5.3《图形与几何》西师大版.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9《顶碗少年》语文S版.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5《海上英魂》语文S版.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5《海上英魂》语文S版 (1).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微课课件-课文22《左公柳》语文S版.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19《顶碗少年》语文S版.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19《顶碗少年》语文S版.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19《顶碗少年》语文S版 (1).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19《顶碗少年》语文S版 (2).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19《顶碗少年》语文S版 (3).ppt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语文S版 (5).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语文S版 (6).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语文S版 (7).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语文S版 (8).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出塞》语文S版 (9).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1).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2).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3).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