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唾液腺疾病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 连同肿瘤以及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的腮腺部分,同时切除腮腺后下极及其周围淋巴结 二、唾液腺恶性肿瘤 (一)粘液表皮样癌 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黏液。 高分化型 居多,一般生长缓慢,与混合瘤相似,预后较好。 低分化型 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差。 中年以后,以女性较男性多见, 其中90%发生在腮腺,其余发生于颌下腺 [临床表现] 占涎腺恶性肿瘤的 25.7% 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①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 ②多为囊性。 穿刺可抽出淡黄色粘稠分泌物 或血性紫黑色液体。 ③肿瘤有时与面神经相粘连,但很少发生面瘫。 ④术后可复发,很少转移。生存率较高,预后较好。 ⑥位于小涎腺者表面粘膜呈浅蓝色或暗紫色,质地软。 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①生长速度快,可伴有疼痛、溃疡等症状。 ②质硬,边界不清,与周围粘连不活动。 ③常累及面神经。 ④淋巴结转移率高,易发生血行转移。 ⑤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 [诊断] 高分化型居多,临床上不易与多形性腺瘤相鉴别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 形态不规则或呈扁平状、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 口腔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肿瘤所在区域粘膜下成淡蓝色是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之一; 穿刺有血性分泌物或粘液分泌的新生物,应高度警惕粘液表皮样癌的可能。 组织病理学诊断: 如果存在表皮样细胞及粘液细胞,诊断多无困难。 [鉴别诊断] (1)鳞状细胞癌 : 粘液细胞很少的粘液表皮样癌需与分化较低的鳞状细胞癌鉴别,此时常需作阿辛蓝或PAS粘液染色,如为阳性,常可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 (2)多形性腺瘤 : 许多多形性腺瘤含表皮样细胞,也可产生上皮性粘液。但这种粘液一般位于导管腔内偶尔也可见细胞内粘液。最重要的鉴别在于粘液表皮样癌中无粘液软骨样基质,其间质多为纤维结缔组织。 (3)含透明细胞的肿瘤: 如果在成片的表皮样细胞中出现局灶性透明细胞,则这些细胞常系中间细胞转变而来,可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几乎整个肿瘤出现透明细胞时,则需与腺泡细胞癌、肌上皮癌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区别。抗淀粉酶、S-100蛋白、肌动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脂肪染色等方法有助于鉴别。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中冰冻活检,术中防止肿瘤破裂,粘液外溢,造成种植性复发。 (一)面神经的处理 ① 面神经未受累,应保存面神经; ② 面神经与肿瘤轻度粘连,如为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可考虑保留,然后用液氮冷冻处理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术后放疗。 ③ 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则应切除面神经。 ④ 如术前已有面瘫或术中见面神经穿过瘤体,不论高分化型或低分化型,均应切除面神经,然后作面神经吻合或移植。 (二)颈淋巴结的处理: ①高分化型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不必做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 ②低分化型的颈淋巴转移率在40%左右,宜行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 粘液表皮样癌对放疗不敏感,化疗和放疗常作为术后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 预后] 粘液表皮样癌大多系缓慢生长的恶性肿瘤,常可带瘤生存多年,复发瘤处理后,仍可能达到治愈。有的患者术后复发多次,多次手术后仍能生存。 kosenfeld报告高分化型的5年、10年生存率均为100% 低分化型的5年、10年生存率则分别为39%和11% 存活13年后仍有复发的病例,需要长期随访。 (二)腺样囊性癌 又称“园柱瘤”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