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 125I 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山东专家共识
(2015, 济南)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医师分会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均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 2500000 人,死于肺癌者每年超过 1600000 人。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形势更加严峻,据《 2012 年中国肿瘤年报》报道我国肺癌年发病率为 57.63/10 万,肺癌年病死
率为 48.87/10 万。
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主要手段。但是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行手术切除。这
部分患者在传统的放化疗中获益有限,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局部消融治疗、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
等。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已经应用于肺癌的治疗, 每年治疗肺癌患者的例数迅速增加。肺部转移瘤在
临床上十分常见,目前已证实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也可以有效地治疗肺部转移瘤。
为了融合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理念并与国际接轨,推动我省临床肿瘤微创技术的发展,提高肺部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
疗的水平, 加强省内各医院肺癌微创诊疗专业之间的交流, 更好地规范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操作技
术,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医师分会、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参与制定了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
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山东专家共识,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的概念 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属于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范畴, 是放射治疗的方法之一, 主
要通过影像引导技术将密封的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病灶内,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一种治
疗手段。在我国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放射性 125 I 粒子能以 27 ~35kev 能量发射出 γ射线,半衰期为 60.2d 。 γ射
线有效辐射半径 10 ~ 15mm 内肿瘤细胞的 DNA ,干扰肿瘤细胞 DNA 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
的。
2 植入方式
2.1 影像引导 经皮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的影像引导技术有 CT 、MR 及超声等。CT 是肺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最常
用的引导技术,其次是 MR 。对于用超声能观察到全貌的靠近胸壁或与胸壁粘连的肿瘤,可以用超声引导。
2.2 电子支气管镜 主要用于:①早期中央型肺癌;②不适合手术或其他根治手段的局限气管内肿瘤。
2.3 开胸 主要用于:①术中探查肿瘤不能切除;②手术不能完全切除,肿瘤存有残余。
3 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的原则
3.1 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循“肿瘤医疗个体化”理念,重视多学科诊疗模式( MDT ),即在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
放射肿瘤科及介入科等共同讨论后决定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疗。
3.2 经皮穿刺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术前须应用治疗计划系统( TPS )制定治疗计划。基于患者 CT 图像(肺窗)制定
治疗计划,同时注意危及的器官。粒子活度一般选择 0.5 ~0.8mCi ,处方剂量应为 110 ~ 160Gy 。应用剂量体积直
方图( DvH )和等剂量分布图进行剂量评估。
3.3 CT 引导下根据 TPS 计划植入粒子。
3.4 双侧病灶应分侧、分次治疗。
3.5 术后随访 术后 1 个月复查胸部强化 CT ,之后每 3 个月复查 1 次;2 年后每 6 个月复查 1 次,5 年后每年复
查 1 次。建议有条件者,可应用 PET CT 进行随访。
4 放射性 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1 适应证
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②拒绝行外科手术者;
③术后复发不能再次手术者;
④放化疗后肿瘤残留或进展的患者;
⑤其他抗肿瘤治疗后进展的患者;
⑥功能状态评分( PS )≤2 分,预期生存期≥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