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药理学一部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肝药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是一些专一性低,对许多脂溶性药物起作用的酶的统称,主要位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 肝药酶并不是一般的中间代谢酶,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发展而成:能使机体代谢外源性脂溶性物质,如烃类、萜类、固醇类化合物等,并能参与内源性脂质的代谢。在这个酶系中,最重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微粒体是肝脏细胞内质网碎片在超速离心过程中形成的小泡,内有多种酶。 药物生物转化对药物的影响 1 降低药物的脂溶性 2 改变药物的药理活性 将药理活性药物转变为非活性药物:多数药物 将药理活性药物转变为另一药理活性药物; 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可待因----吗啡 将无活性药物转变为具有药理活性药物 如内妥比明----阿苯达唑;非班太尔----芬苯达咗 药物的排泄 [排泄]Excretion: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不可逆地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排泄的途径 肾脏排泄 消化道排泄 其他排泄途径 肾脏排泄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主动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 消化道排泄 未吸收药物的排泄 血中药物扩散进入肠腔 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 其他排泄途径 挥发性的药物可经肺排泄; 经泌乳动物乳汁排泄 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 速率过程 房室模型 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及临床意义 t1/2? (t1/2Ke); AUC; Vd; Cmax ; tmax F; Tcp(ther) 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表现为药效的显现与消失。以曲线图解形式来表达药效与时间的关系,即时--效关系(time-effect relationship)。研究过程中要了解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即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 relationship)。 将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以曲线形式表达,可得药时曲线。 由于血药浓度具有代表性且容易测定,药动学中常测定血药浓度,并以次获得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 血药浓度:血浆药物浓度 有效血药浓度:出现药效的血药浓度 非静注给药的药时曲线 曲线升段主要是吸收过程(实际上消除过程已经开始) 曲线在峰值浓度(peak concentration, Cmax)时吸收速率和消除速率相等。 从给药时到峰值浓度的时间为峰时(peak time, tmax)。 曲线降段主要反映药物消除过程。 速率过程 速率过程是指体内药量的变化速率与体内药量之间的关系 一级速率过程:体内量药的变化率与体内药量的一次方成正比。 即dC/dt=-KC1 =-KC 零级速率过程:体内药物的变化量是恒定的,即与药物在体内药量的零次方成正比。 dC/dt=-KC0=-K0 房室模型 药物的体内过程特征可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药动学常用的模型为线性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将机体作为一个系统;系统由若干个房室组成。 [房室](Compartment) 在药动学研究中,房室是抽象的数学概念,房室的划分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速率。 一室模型:将机体看作一个均一的系统,药物在其中均匀能迅速分布并达到平衡。 二室模型:如果药物在体内不同器官的转运速率有差异,则可看作实由若干个房室组成。常采用二室模型。 中央室(Central compartment)将血流丰富且迅速与血液中药物达到平衡的器官看作是中央室。药物的消除发生在中央室。 周边室(Peripheral compartment):将血液供应不丰富、不能与血液中药物迅速达到平衡的器官称之为周边室。 消除半衰期(t1/2? (t1/2Ke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t1/2Ke =0.693/K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反映5到达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 AUC=∫∞ Cdt=X0/KVd; 表观分布容积Vd: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系数,可以设想为体内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时,所需要体液的容积。 Vd=X/C Vd值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Vd值越大,药物在体内分布越广。 药动学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峰浓度Cmax与峰时tmax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反映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内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F=AUCpo/AUCiv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 药物方面的因素 动物方面的因素 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药物方面的因素 剂量 剂型 给药方案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体外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Synergism):两药合用药效增强,即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单药效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