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层螺旋CT在胃食管连接部癌诊治中应用
价值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对贲门胃底癌
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4例经胃镜诊断为贲门胃底癌并经手 术证实的患者行MSCT平扫、增强多期扫描及多平面重建, 分析其CT表现。结果:44例中I型6例,MDCT判定4例, 准确率为67%, 11型20例,其中MDCT判定17例,准确率 85%, 111型18例,其中MDCT判定15例,准确率为[1]94%。
MDCT显示GEJ三层结构28例,显示率62. 5%。术后病理证 实T1?2期为5例,其中MDCT判定T1?2期为4例,T3为 7例,其中MDCT判定T3期为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 及66. 7%, T4期为32例,其中MDCT判定为28例,准确率 为86. 7%o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贲门胃底癌 诊断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肿瘤;体层摄影术;
【关键词】
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
重组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484 (2013) 03—0647—02
食道连接部癌是指在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与胃单
层柱状上皮呈锯齿交界处(Z线)上下5cm内发生的恶性肿
瘤[1]。近年来,胃食道连接部(GEJ)癌发病率成上升趋势,
由于该部位结构特殊,其定义及分类存在争议,在分期及治
疗上缺乏系统、客观评价。镜是目前诊断
疗上缺乏系统、客观评价。
镜是目前诊断GEJ的主要方法,
但无法显示和观察GEJ壁的全层,不能明确诊断浆膜外淋巴 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情况、肿瘤的血供情况,对于GEJ癌的 术前分期及预后评判缺乏客观依据[2]。随着多层CT诊疗技 术的发展,MDCT因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可确切 显示GEJ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下段食管的改变,判断 周围脏器有无浸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从而对 术前分期尤为重要,并可为肿瘤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或评判标 准,从而有助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临床资料
2009. 5 一 2010. 3共收集经胃镜确诊44例胃食道连接部
癌患者,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37?81岁,平均68.2 岁。本组病例于进食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呃逆、胸骨后剑突下 闷痛或食管梗阻等症状。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该44例患 者中,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14例,粘液腺癌5例, 鳞形细胞癌6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所[2]有患者均于术 前1周均行MDCT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对照。
检查方法 2. 1 MDCT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产Siemens 64排螺旋 CT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脐水平,部分病例扩大扫描范 围至盆腔。扫描方法:常规空腹,检查前禁食4?6h ,检查 前20min 口服温开水800 ml ,常规注射654-2 10mg ,扫 描开始前,再服温开水500ml ,随后行CT扫描。常规采用 统一标准体位仰卧位?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右侧卧位 (静脉期)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浓度为300mg I/ml, 注射速率3ml/s,采用进口原装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 注入对比剂后分别于25s (动脉期)、50?60s (静脉期)、3? 4 min (平衡期)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20KV, 270?330ms, 层厚6mm ,螺距3。根据胃镜或顿餐造影提示的病变部位采 取多种扫描体位。
所有原始数据资料传输至Siemens工作站应用3D、 Inspase相关软件行多平面重建。定义左侧隔角水平为GEJ 部Z线水平,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CPR重建,展示食道下段、 GEJ及胃底全貌,确定肿瘤中心位置,切换至MPR模式,测 量肿瘤中心位置到隔角切线水平的距离(GEJ上方为正,下 方为负值)。同时将横断位图像结合重建图像评定肿瘤浸润 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以上研究由2名有经验的影 像诊断医师在工作站阅片、测量,并作详细记录。
判定标准
3. 1 GEJ癌分型根据Siewert分型法[3],肿瘤中心位 于胃食道连接部z线上1?3cm为I型GEJ癌,Z线水平上方 lcm以内及下方2cm以内为II型,肿瘤中心位于Z线下方
2cm?3cm 为 III型 GEJ 癌。
3. 2 MDCT的TNM分期尚缺乏统一标准,本研究采用以下 分期法[4]: TO为局部壁无改变;T1为病灶局限于粘膜层, 内层局灶性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仍为轻中度强化,黏膜 下层完整;T2:为局灶或弥漫性壁增厚,强化更明显且侵犯 全层,但外层不受影响,仍较光滑规整;T3为壁明显增厚且 强化,外层模糊,呈现不规则或网格状,与周围脏器的脂肪 分隔仍清晰存在;T4为肿瘤有明显强化,侵犯肌层、浆膜层 及浆膜层外,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侵及邻近结构。
淋巴结最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