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住宅市场调研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宏观市场分析篇 一、合肥概况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现辖四 区三县,总面积 7266 平方公里,人口 416 万,其中市区面积 458 平方公里,人 口119万。 合肥市是新兴的综合工业城市,在1992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位 居第26位。拥有机电、轻纺、化工、建材等34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 2000 余种大类产品,以形成门类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兼备的工业体系。九十年 代合肥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机械制造、化工橡胶、家电及电子、新型建材及 建筑业。1994 年国家批准合肥为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 地,是人才荟萃的科教城,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大专院校,47所中等专业 学校,以及包括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在内的190多个研究院所,有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16万多人,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1 合肥是建设中的国家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淮南复线贯穿南北、华东第二通道 合肥——阜阳——商丘线路(合肥—九江)和将建设的宁西线(南京—西安)等铁 路干线交汇合肥。合肥是全省公路交通中心,高速客运直达南京、上海。合肥骆 岗机场是国际备降机场,除开辟国内航线外,还有合肥—香港专线,并将开通合 肥至日本、韩国的航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航空网络。合肥港通过淝河、巢湖与 长江沿岸港口相连,可通航 500 吨到 1000 吨级的驳船,江淮运河开通后,合肥 将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运枢纽。 合肥是环境优美的“绿色之城”。连续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园林城 市、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合肥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城区交通已建成“二环七射”加方格网的道路框架, 俄5个自来水厂日供水量85万吨,市区煤气、液化气率约达50%。 合肥是皖中旅游中心,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的故乡,旅游资源 丰富,生活丰富多彩。市内有逍遥津公园、包公祠、教弩台、明教寺、大蜀山 等名胜古迹,有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周围地市(县)还有许多著名的旅 游风景名胜;有凤阳的中都城、龙头寺、明皇陵、敬亭山及佛子岭、磨子潭、 梅山等五大水库,更有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山——黄山和全国四大佛教胜地之 一的九华山 2 二、合肥整体经济发展 2003 年经济分析 合肥市本地区生产总值 477.80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 13.3%;其中第三产业 198.60 亿元,同期增长 13.8%;固定资产投资 255.10 亿元,同期增长 51.2%。 合肥市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7 亿元,同期增长 12.3%;地方财政收入 35.87 亿元,同期增长 23.2%;出口 4.70 亿美元,同期增长 29.0%;农民人均收入 2384 元, 同期增长 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85元,同期增长 9.0%。 2004 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保持了去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实现了良好开局。工业生产、 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普遍加快,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 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判断,我市经济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加速攀升。一季度全 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10.72 亿元,同比增长 14.4%,同比提高 1.2 个百分点。其中:第 一产业下降 0.8%、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19.6%和 11.2%。 3 三、合肥市规划 1、2004 年合肥市规划局工作要点 继续深化老城区环境容量问题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高起点、大手笔编制中央 商务区规划。重点做好市政府周边地区、三孝口地区、杏花公园地区规划研究。 抓好合肥铁路枢纽的规划建设。积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新机场选址等一批对城市总 体布局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