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隧道初期支护施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仑山隧道初期支护施工 1.前 言 昆仑山隧道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多年冻土隧道,在历史上无施工经验参考学习,因而全长 1686m的昆仑山隧道在一年内是否能达到铺轨条件,开挖进度起了决定作用,而确保开挖进度 的关键是隧道的初期支护。对于多年冻土隧道采用何种支护方式及如何施工多年冻土隧道的 初期支护才能确保其安全、优质及快速施工 ,我中铁五局一公司在此取得了成功经验,并且 确保了昆仑山隧道提前贯通,因而介绍其初期支护施工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是具有参考价 值的。 2 . 概况 昆仑山隧道属多年冻土隧道,全长1686m,其中明洞进出口各16m、9m,Ⅳ级围岩1265m, Ⅴ级围岩 295m,Ⅵ级围岩 101m。 M 初期支护设计情况:Ⅳ级围岩初期支护为中空注浆锚杆、格栅钢架及模筑砼支护,其中中 O 空注浆锚杆l=2.5m,间距为1.2m×1.2m,格栅钢架间距为1榀/1.2m,模筑砼支护为C25砼, C 其厚度为25cm;Ⅴ级围岩初期支护为中空锚杆、格栅钢架及模筑砼支护,其中中空锚杆l=2.5m, . 间距为1.2m×1.2m,格栅钢架间距为1榀/1m,模筑砼支护为C25砼,其厚度为30cm;Ⅵ级围 G N 岩初期支护为中空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或R32N自钻式锚杆注浆、格栅钢架(含仰拱)及模 O 筑砼支护,其中中空锚杆l=3.0m,间距为1.0m×1.0m,格栅钢架间距为3榀/2m,模筑砼支护 为 C25砼,其厚度为 30cm。 L U 工程地质特征: 该隧道为三叠系板岩夹片岩,山坡为坡积角砾土、碎石土及洪积碎石土。 H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昆仑山隧道主要为岩堆、多年冻土及古冰川作用,其中岩堆及古冰川 Z 对隧道影响不大,多年冻土对隧道的影响较大。 . 水文地质特征: 由于乱石沟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冻土下限融区附近分布基岩裂隙 W 冰;DK976+832~DK977+635,涌水量为 193.29m3/d,设计有中空锚杆注浆堵水。 W 3 .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 W 昆仑山隧道属多年冻土隧道,其困难为: ①隧道开挖后,由于人机的活动,地热与空气进行交换,围岩易从剥落到掉块,直至塌 方,严重危及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制约了隧道的掘进进度; 网 ②设计初期支护无喷射砼,喷射砼对多年冻土隧道能起多大作用,无人知晓; 龙 ③昆仑山地区每年9月至次年的5月为寒季,最低气温可达-35℃,砂形成冻块,围岩面 温度极低,喷出的砼无法与围岩面粘结。 筑 针对上述科技难题,为了保工期、保安全,我们科技攻关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喷射砼 是防止地热与洞内空气进行交换的最好材料,因而在原设计基础上增设了喷射砼,只是在寒 季多了冬季施工措施,Ⅴ级围岩及Ⅵ级围岩的喷砼施工上采用了模喷工艺。同时提出“石变 我变”的施工指导思想:围岩局部增设网喷,在锚杆设计数量不变情况下,根据石质的好坏, 灵活调配其分配,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