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板梁预制技术交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公路(xx段)工程7标段 板梁预制技术交底 中铁十八局集团A15-7标项目经理部 2008年1月28日 交底要点: 一、底模处理 二、模板止浆处理 三、梁底垫块控制及横坡计算 四、张拉及实效长度处理 五、斜交梁角度、端头模倾角检查 六、预埋件检查 七、芯模拆除 八、梁顶及绞缝拉毛 九、放张及存梁 十、管理要求 二、模板止浆处理 模板止浆处理的重点部位是底模与侧模相交处。根据以往经验,采用槽钢内放置胶管的做法,效果较差。原因:胶管在使用数次后弹性会很小,模板缝隙不能填塞密实,出现下图所示情况。凸出梁底的混凝土块很难处理,若敲掉,很容易将梁侧大面破坏,形成掉角,不敲则外观很差。 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1、底模钢板下焊角钢或槽钢,但槽钢背朝外。采用较厚(4mm)橡胶条粘贴止浆。 2、厂家制作带圆弧倒角的橡胶止浆条,线性美观,不易碰掉棱角。T梁首位推荐此做法。 三、梁底垫块控制及计算 首先认真计算横坡及纵坡,当横坡不大于2%且纵坡不大于1%时,取消梁底垫块,否则需设置。根据计算的梁体纵横坡计算出每片梁的梁底垫块四角尺寸,计算时一定要区分纵横坡的坡度方向,注意在缓和曲线段同孔梁体的纵坡是变化的。施工时,要求水准仪控制四角标高,相对高差要在1mm内,注意检查坡度方向是否正确。 如此要求的原因:设计采用的并非球冠形支座,而是圆形平板支座,若控制不严,梁体安装时支座会不密贴,处理难度很大,且影响架梁速度。 由于不重视垫块施工质量造成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子靖高速箱梁垫块横坡搞反;横坡两支点不同,造成一个支座脱空,甚至制作被偷;很多桥梁不密贴,采用不锈钢板支垫,费钱费事,比比皆是。 四、张拉及失效长度处理 拉按要双控,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复核,若伸长值超过设计的6%,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张拉必须全过程旁站监督。横梁挠度要小于2mm,减小预应力的损失;同时尽量控制浇注和张拉时的温度相近。 失效处理按照设计采用钢管。钢管的长度和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片梁重点检查。否则,预应力不均匀会引起梁体的扭曲变形,使梁体安装支座不密贴。 钢绞线端部的螺旋筋要重点检查,位置必须套至端部,防止应力集中使混凝土开裂。梁端混凝土振捣必须要保证密实。 设计失效处理的原因(个人意见):一是长度一致使梁端的应力集中会造成混凝土的破坏;二是梁体受力后拉应力分布为抛物线。若预应力筋等长,应力分布为三角形,与受力后的分布相差较大,梁体1/4处出现的主拉应力还很高,失效处理后受力更好。 五、斜交角度和端头模板倾角检查 标段内斜交梁较多,施工时注意检查斜交角度,尤其注意不能将斜交方向做错。 纵坡较大时,梁端模板支立要有一个倾角,保证架设后梁端与大地铅锤。同时,要考虑纵坡对梁长的影响。 六、预埋件检查 混凝土浇注前重要的一项检查内容。需要预埋的有:支座预埋钢板(T梁全部、板梁滑板支座处)、伸缩缝、防撞护栏、灯杆基座、泻水孔等。检查内容不仅是否已安装,更重要的是其尺寸和位置。 七、芯模拆除 拆除时间是关键。经验的控制方法是:混凝土浇注完成120温度小时较合适。 八、梁顶拉毛及绞缝处凿毛 梁顶表面采用木抹子收平,拉毛要彻底清除表面浮浆。要求采用钢丝刷,以达到漏石程度。绞缝处在侧模拆除后及时进行,要求彻底。存梁前必须检查此项目,达不到要求不能进入存梁区。 九、放张及存梁 放张以强度和龄期双控。强度要达到设计的80%;龄期:气温>20度,龄期≥5天;气温<20天,龄期≥7天。放张从张拉端进行,分级放张,禁止突然将钢绞线全部松开。设计同时要求弹性模量要达到80%,但现场可操作性差。存梁高度最多4层,且要垫平,雨季经常检查存梁台座,防止不均匀下沉造成梁垛倒塌。 管理要求 1、必须坚持首件检查验收制度,在第一槽梁浇注前必须向监理提出申请报告,接受业主、监理、甚至质监站的检查验收。 2、采取无缝隙的管理模式,任何一个管理环节上的缺失都有可能给工程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及现场工人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交底。 3、必须坚持管理上的“制度化、程序化、痕迹化”。制度化是有章可依;程序化是有章必依;痕迹化是工作过程的记录。随时要提高警惕,不能麻木,杜绝将质量管理降到工人的水平。现场我们设置如此多的人员,不是摆设,而是要每工序控制。 4、”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必须注重质量管理中的细节,很多由于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造成了大的质量事故,如青藏铁路桥墩开裂的事故。 5、只有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才是最大的节约,没有工程质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