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pdf

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万 勇 马哲学 (中铁四局设计院 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 摘 要:通过选取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剂量为4%、5%时,再生骨料掺量为3O一100%时,配制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 合料,对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及收缩性能试验,对影响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性质的有关因素和各项 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 出既能满足基层路用性能,又能降低造价 ,使再生骨料用量最大化 的混合料配合 比设 计方法。公路底基层或基层混合料的强度要求低,对天然骨料的需求量大 ,将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作为水 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应用于公路底基层或基层是废弃混凝土应用 的主要领域 。本文将路面改造获得的大量废弃混凝 土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材料 ,在优化集料级配的基础上 ,通过选取采用不 同水泥剂量和再生骨料掺量配制的水泥稳定 再生骨料混合料,对影响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性质的各项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优化混合料配合比, 为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 的优化配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也为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技术 向实用化、推广应用方 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1.1 原材料 水泥:坪塘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为4%,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 150min、330min,3d的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4.5MPa、4.3MPa,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 35.6MPa、5.8MPa,经 检测其它各项指标合格 ;碎石:粒径为5mm~25mm的石灰岩碎石; 砂 :湘江河砂 ,细度模数2.63,符合 Ⅱ区要求 ; 细石 :粒径为5mm~10mm的石灰岩碎石 ; 再生骨料 :长益高速公路维修废弃的路面混凝土 ,经鄂式破碎机破碎所得 。并对老混凝土强度,破 碎后 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含泥量和空气中含水率进行了测试 ,试验结果见表 1。 表 1 破碎后再生骨料基本性能试验结果 松堆 紧堆 松堆密度 紧堆密度 表观密度 空气中 老混凝土强度 含泥量 /% 空隙率 /% 空隙率 /% /g/em /g/cm /g/em 吸水率/% /MPa 41 34 1.4 1.54 2.44 O.26 46.5 4.12 1.2 试验方法 再生骨料性能试验参照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颗粒的级配调整参照 《公路路 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参照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试验规程》(JTJ057—94)中对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粗粒土的要求进行 。 2 击实试验 2.1 试验方案 在试件成型前,需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 ∞(%)和最大干密度 p(g/em )。试验参照 《公 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中给出的击实试验 的丙法:分三层分别进行重型击 实,每层击98下,而后测定混合料实际含水量并计算相应的干密度 p。据此绘制击实 曲线,并 由曲线定 0 9 9 O 5 0 出混合料最佳含水率 (1)和最大干密度 P。对 9个不 同再生骨料掺量 (100%、90%、80%、75%、60%、 50%、40%、30%、0%)和2种水泥用量 (4.0%和5.0%)混合料分别进行击实试验 ,得到混合料最佳 以 及最大干密度 。 2.2 试验结果分析 对每个水泥剂量和每种掺量的再生骨料混合料料进行击实 ,通过击实数据对干密度和含水率进行 拟合 曲线方程 ,在拟合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求取最大的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拟合方程求得最大干 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如表 2所示 ,再生骨料与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 表2 5%和4%水泥剂量下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