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态与结构: HDV为缺陷RNA病毒 球形,直径35~37 nm,有包膜 病毒颗粒内部由HDV RNA和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组成 一、生物学性状 基因组:单负链RNA,约1.7 kb 编码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Ag) 包膜蛋白HBsAg由HBV编码 必须与HBV共感染才能复制完整的病毒颗粒 抑制HBV的增殖,HDV亦不能复制 HDAg HDV形态和结构图 传播途径: 与乙型肝炎相同 HDV感染的临床类型: 可表现为急性、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感染方式: 有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两种方式 联合感染:HBV和HDV同时感染 重叠感染:HBV感染者再发生HDV感染 导致原有的乙型肝炎病情加重与恶化 致病机制 可能与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和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有关 1.检测HDAg:检测血清或肝细胞内HDAg 检出HDAg是HDV感染的可靠证据, 也是HDV感染活动的指标 2.血清中HDV抗体检测 是目前诊断HDV感染的常规方法 检出抗-HD IgM有早期诊断价值 抗-HD IgG 持续高效价是慢性HDV感染的指标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病毒体呈球状,无包膜 直径32~34 nm 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 基因组:ss+RNA,7.5 kb 含有3个ORF ORF1编码功能性酶 ORF2编码衣壳蛋白 ORF3编码型特异性抗原 抵抗力: HEV对高盐、氯化铯、氯仿等敏感 在-70~8℃条件下易裂解 在液氮中保存稳定 培养特性: HEV体外培养困难 可感染食蟹猴、非洲绿猴、猕猴、黑猩猩及乳猪等多种动物 传染源:潜伏期末及急性期病人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易感人群:青壮年 潜伏期:10~60天,平均40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 病毒经胃肠道进入血流,在肝细胞内复制,然后释放到血液和胆汁中,经粪便排出体外。 HEV通过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作用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或坏死。 临床类型: 表现为急性肝炎或重症肝炎 不发展为慢性肝炎 电镜或免疫电镜技术检测患者粪便中的HEV 颗粒 RT-PCR法检测粪便或胆汁中的HEV RNA 用ELISA法检查血清中的抗HEV IgM或IgG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性预防原则与甲型肝炎相同: 保护水源,做好粪便管理;加强 食品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无有效疫苗 无特效药物 四、防治原则 思考题 1.试述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2.试述经口传播的肝炎病毒的种类、致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3.试比较HAV、HBV、HCV、HDV和HEV五种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培养特性及传播途径的异同。 4.试述HBV的感染类型及致病机制。 5.试述HCV感染易于慢性化的可能机制。 6.简述HDV的结构特征及致病特点。 7.试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2.体液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特异性抗体HBsAb、PreS1-Ab和PreS2-Ab直接清除血循环中游离的病毒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液囊等处,激活补体,导致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肝内,可使肝毛细管栓塞, 导致急性肝坏死,表现为重症肝炎。 3.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害 HBV感染使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protein, LSP)暴露,LSP作为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导致肝细胞损伤。 HBV免疫耐受产生的条件: 1)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低下 2)HBV宫内感染,HBV特异性淋巴细胞 克隆被排除; 3)幼龄感染HBV,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4)病毒感染量大,致特异性T细胞被耗竭 机体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导致HBV持续性感染 4.免疫耐受与慢性肝炎 S基因变异:a抗原表位基因发生变异,导致 HBsAg抗原性改变, 出现免疫逃逸和“诊断 逃逸”。 PreC基因的变异:1896 nt G-A突变导致第28 位TGG变为TAG,使PreC基因不能转译出完 整的HBeAg。 C基因的变异,导致HBcAg抗原位点的改变, 出现免疫逃避。 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逸 过分强烈的细胞免疫 大面积肝细胞损伤 爆发型肝炎(重症肝炎) 免疫功能正常 隐性感染或急性肝炎 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docx VIP
- YY/T 1757-2021医用冷冻保存箱.pdf
- 光伏AGC和AVC系统产品手册(国能日新).pdf VIP
- 英飞源 -ACDC -BEG1K0100用户手册A00 30K.pdf VIP
- TDACS 019-2024 荷斯坦后备牛培育技术规程.pdf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临考冲刺押题卷(四)(含答案).docx VIP
- 高考物理中的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doc VIP
- AMS 2750H -2024 高温测量(中文版).docx VIP
- T_DACS 020—2024(荷斯坦后备牛福利与健康要求).pdf VIP
- PM-2-04-20-01-10材料设备封样清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