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3.3m简支系杆拱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简支系杆拱预应力施工。
2、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粱体张拉、压浆、封锚
3、工作标准及依据
①《无砟轨道113.3m简支系杆拱设计图》
②《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③《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J1148-2011
④《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⑤《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J1155-2011
⑥大西公司下发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指南及控制要点》
4、作业准备
4.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5、技术要求
5.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
5.2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砼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
5.3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5.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工艺流程
制孔 → 穿束 → 张拉 → 压浆
7、施工要求
7.1制孔
预应力孔道位置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制孔管应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接应平顺。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7.2 穿束
⑴ 钢绞线下料按设计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铰线散头。
⑵ 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米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⑶ 穿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束头应平顺,以防挂破管壁。
7.3锚具的安装
⑴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⑵清除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
⑶检查预应力孔道中是否有漏浆粘结预应力筋的现象,如有应予以排除。
⑷安装工作锚具,锚板应与锚垫板齿口对正。
⑸在工作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但不得重敲把夹片损坏。
7.4千斤顶的定位安装
⑴在工作锚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板尺寸。
⑵装上张拉千斤顶,使之与高压油泵相连接。
⑶装上可重复使用的工具锚板。
⑷装上工具夹片。
7.5预应力张拉程序
横预应力筋应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张拉纵向预应力在强度及弹性模量达100%后进行。张拉时的强度要求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为准。
在进行第一束钢绞线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摩阻损失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张拉力值。
箱梁两侧腹板宜对称张拉,其不平衡束最大不超过一束,张拉同束钢绞线应由两端对称同步进行,且按设计规定的编号及张拉顺序张拉。
张拉时分级加载,按照10%σk→20%σk→100%σk→0对应的张拉力分别量测伸长值。张拉控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张拉程序为:0→初始应力(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0%,测钢绞线伸长值并做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张拉控制应力(各期规定值,测钢绞线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静停5min,校核到张拉控制应力→主油缸回油锚固(油压回零,测总回缩量,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副油缸供油卸千斤顶。
7.6预应力理论和实际伸长量的计算
⑴预应力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根据预应力筋受力状态分段计算。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按下式精确计算:
(1)
式中--工作锚之间的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
式中--工作锚至工具锚的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
理论伸长值计算时,按直线段和曲线段分别计算理论伸长值,分段计算后进行累加。
任意直线段或曲线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2)
式中--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m);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预应力筋的实测弹性模量。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可按下式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6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学课件.ppt VIP
-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UniGear550安装使用说明书cn20081107.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古诗三首·《江南春》课件.pptx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pdf VIP
-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22种疾病)2024版.docx
- 监控采购合同模板.docx VIP
- UniGear550-10KV铠式金属开关柜 .ppt VIP
- 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