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文言句式 第一课时(判断句).docVIP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文言句式 第一课时(判断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句式 【考纲解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 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其中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考试说明》中要求我们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四种句式,但在实际考题中“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的翻译曾大量涉及。 高考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并不是要求我们去死记硬背一些句式的具体格式,也很少要求我们在考题中去分析某个句子的特殊性。它的考查主要着眼于运用,一是辨析文言句式的特殊性,二是要求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能准确地理解并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法 1、文言特殊句式考查出现的频率远低于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尤其是单独设题考查。 2、文言特殊句式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很少)和翻译题(经常)。与翻译题结合考查时,特殊句式的把握往往是评卷的重要“采分点”。 3、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是常考句式。 第一课时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2、主语后面没有“者”,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如: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⑤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⑥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3、谓语后面连用“者”、“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如: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你们碌碌无能,是人们所说的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的人啊。] ②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4、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谓语直接由名词充当表示判断(……者,……)。 例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5、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例如: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③刘备,天下枭雄。 6、用“乃”“即”“皆”“则”“是”“诚”“为”“素”等词表示判断。 例如:①我乃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⑧臣是凡人,偏在远郡。 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⑾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⑿且相如素贱人。 ⒀吴广素爱人。 7、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如: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⑤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当堂演练]翻译下列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2、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3、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4、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 参考答案: 1、万物不遭受灾难,就不能成材,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 2、能够把吃的东西分给别人的人,是曾经挨过饿的人;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如果害怕饥饿并厌恶步行,就会产生苟且偷安的思想,造成的危害不是更多吗!所以降霜还不衰败,是植物的灾难;终身安逸享乐,不是人的福气。 3、齐桓公自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推辞说:“我是您的庸臣。国君对我施加恩惠,使我不至于受冻挨饿,就是国君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反:通“返”。治:使…大治,把…治理好。] 4、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法弗能正也”即“法弗能正(之)也”。正:使…变得端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