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一座铜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运用已知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逬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的意思。学习并照样子积累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3、能照样子写词语;能照样子能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5、能介绍一个看到过的雕塑,或者讲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照样子写词。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中心,知道比利时人民塑造雕像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图片。
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
2、出示课题(集体读题)
3、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这座铜像吗?
4、幻灯出示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想,文章写了小男孩一件什么事?(学生发言)
2、学习生字、词语。出示4个生字,“迸”、“涸”、“政”、“瞻”。要点:“迸”、“涸”要注意读音。“瞻”指导书写,并理解其意。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意思。“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
3、集体读字词。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轻声读课文。
思考:
(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什么?看到什么?
(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针对上面这3个问题,请你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些语句。
3、体会小于连勇敢地拯救城市的全过程。(读课文第3节)
4、出示“又粗又长”词语,试试你的本事,再照样子写几个。又粗又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交流。
6、出示句子。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理解句意。练习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7、有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9、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于连可爱吗?比利时人民为什么要塑造铜像纪念他?
10、交流体会。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照样子写句子。能照样子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并会使用“凡是……都……”造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于连所面临的情况的危急。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
2、出示课题24、一座铜像
3、集体读题。
4、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预设答案:一座铜像是谁的像?为什么要给他塑像?)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1)听录音
(2)完成填空
(3)交流,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4)集体读
2、学习生字、词语。
(1)开小火车读生字
注意:“塑”读准平舌音,“迸”、“侵”不要读错。“瞻”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言”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
(3)理解词语
迸跳:(联系上下文)本文指火星边向外便溅出,便向前跳跃。
干涸(联系上下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急中生智(联系课文内容):危急的时候,猛然想出了办法。
瞻仰(查字典):指恭敬地看。瞻:往前或往上看。仰:脸向上。
3、集体读词语。
课后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是小于连用他的聪明才智保住了整个城市。
2、复习生字新词。
3、分四组正确朗读课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