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 11
文件名称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版本号
2016-10-A
文件编号
QFE/JCI-S-2016-163
总页数
共3页
制定部门
院感科
生效日期
1.目的
加强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2.范围
适用于医院各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
3.定义
无。
4.内容
4.1管理要求:
4.1.1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4.1.2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通风良好。诊疗室的净使用面积≥20平方米。
4.1.3清洗消毒室应配各相应清洗消毒设备。
4.1.3.1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20mL注射器、毛刷、纱布、棉棒等物品。
4.1.3.2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内镜消毒剂、75 010乙醇。
4.1.3.3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与储镜柜应分开。
4.1.4诊疗室设置合理,配备基本设施。
4.1.4.1应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4.1.4.2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
4.1.4.3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应按照手术室环境的标准要求进行管理。
4.1.4.4保持室内清洁,每日湿式清扫;操作前、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4.1.5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接诊患者数相适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应符合规范要求。
4.1.5.1必须灭菌的内镜及其附件: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输尿管镜、宫腔镜等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术中内镜及附件),以及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4.1.5.2达到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及其附件:纤维喉镜、鼻窦内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阴道镜等进人人体消化道与呼吸道等黏膜接触的内镜。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内镜储存柜内。
4.1.5.3活检钳:一人一钳一用一灭菌。
4.1.6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4.1.7工作人员熟悉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清洗消毒内镜时,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防护面罩、手套、防渗漏隔离衣等,定期体检并接种乙肝疫苗。
4.1.8监测:
4.1.8.1浸泡消毒内镜的消毒液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4.1.8.2活检钳及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监测1次并记录。
4.1.8.3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1次并记录;
4.1.8.4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 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4.1.8.5灭菌后活检钳:无细菌生长。
4.2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4. 2.1准备工作: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对当日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照产品说明书,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4.2.2预处理:
4.2. 2.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秒。
4.2.2.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密闭送清洗消毒间。
4.2.3测漏: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4.2.4水洗:
4.2. 4.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换。
4.2.4.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毛刷一用一消毒,每半月更换1次。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4.2.4. 2.1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2.4.2.2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4.2.4.2.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用小毛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4.2.5酶洗:
4.2. 5.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l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人活检孔道,浸泡2 -5分钟,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酶洗液一镜一换。
4.2.5.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 -10分钟。
4.2.6清洗: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接全管道灌流器反复冲洗各管道,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接全管道灌流器抽吸干燥各管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