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条电弧焊工艺特点: ●方便灵活,适应性强;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对焊工操作技术要求高; ●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 *重要的补充—作为辅助手段,必不可少!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SMAW 埋弧焊:一种能实现机械化焊接的渣保护电弧焊,连续送进的焊丝在可熔化的颗粒状焊剂覆盖下引燃电弧,使焊丝、母材和溶剂部分熔化和蒸发构成一个空腔,电弧在空腔内稳定燃烧。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SAW 1940年,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发明埋弧自动焊。它具有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改善劳动条件等优点。 现在发展有双丝、多丝埋弧焊 不足:只适用于平焊和横焊 广泛应用于造船、桥梁、大型建筑、压力容器等的焊接。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SAW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CO2焊 CO2气体保护焊:用连续送进的焊丝与被焊工件之间燃烧的电弧作为热源来熔化焊丝与母材金属,通过焊枪喷嘴输送CO2保护气体。 主要特点 生产效率高、热量集中 明弧无渣、抗冷裂性强 焊接成本低、飞溅大 不能用于非铁金属焊接 药芯焊丝CO2焊:在电弧热作用下,药芯焊丝,母材金属和保护气体相互之间发生冶金作用,同时形成一层较薄的液态熔渣层覆盖熔滴并覆盖熔池,对熔化金属形成了又一层的保护,是一种气-渣联合保护的焊接方法。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FCAW 主要特点: 气-渣联合保护,成形美观,电弧稳定性好,飞溅少 熔敷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调整药芯成分以适应各种钢材焊接 焊丝制造过程复杂 目前,CO2气体保护焊是造船业中应用最多的焊接方法。药芯焊丝占75%,实芯焊丝25%。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 气电立焊:由普通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气-渣联合保护焊方法,它利用类似于电渣焊所采用的水冷滑块挡住熔融的金属,使之强迫成形,以实现立向位置的焊接。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EGW 1962年,比利时人Arcos 主要特点: 生产效率高,是手工焊的10倍以上 工艺过程稳定,焊缝质量优良 设备较复杂,焊前准备工作要求高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EGW 氩弧焊:利用氩气作保护气体的电弧焊方法,即在电弧焊的周围通上氩弧保护性气体,将空气隔离在焊区之外,防止焊区的氧化,按电极的不同分为熔化极氩弧焊和非熔化极氩弧焊两种。 熔化极氩弧焊 Metal Inert Gas (MIG) 非熔化极氩弧焊 Tungsten Inert Gas (TIG)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TIG/MIG 用于不锈钢、铝、镁、铜、钛、锆及镍合金 船舶管系安装、船舶电气安装 用于焊接修复,如铜制螺旋桨 二、常见船舶焊接技术 船舶高效焊接技术 先进船舶焊接技术 1801年 迪威发现了电弧放电现象 19世纪中叶 提出了利用电弧熔化金属进行材料连接的思想 1885年 俄国人发明了碳弧焊 1891年 俄国人金属极焊接法 1907年 瑞典人发明了焊条 1912年 开发出保护性能良好的焊条,确立了焊条电弧焊的基础 1921年 英国全焊接船已下水使用 1930年 发明了埋弧焊 1940年 美国人发明了钨极氩弧焊 1945年以后 相继开发出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1957年 电子束焊 1960年 激光焊接 1991年 搅拌摩擦焊 21世纪以后 焊接技术正向着自动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其它,电阻焊(1886年)、热剂焊(1898年)、气焊(1901年) 世界焊接技术的发展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我国焊接科学的发源地(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博士) 潘际銮 关桥 徐滨士 林尚扬 吴林 钟国柱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 返回舱返回地面经过大气层时,会因摩擦而产生高温,所以必须在返回舱的金属压壳外加一层防热保护层。为此,金属壳体的焊接变形就必须控制在相当高的精度范围内。哈工大焊接专家田锡唐教授提出采用“逐点挤压焊缝法”来控制变形,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并与焊接专家钟国柱教授和从事“逐点挤压矫形法”研究的郭海丁,共同设计并研制了多用途焊缝逐点挤压矫形机。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 水升华器是舱外宇航服的核心部件,宇航服内侧的温度、湿度及压力由该部件控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该技术采用薄壁铝合金焊接制造,结构复杂,要求焊接变形精度极高。哈工大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成了以电子束焊接技术为主,由冯吉才、何景山、张秉刚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