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绚丽的旅游资源——三大特点 (1)峰回路转,景色多变,从山脚到山顶,在较短的距离内,涵含复杂多样的景观。 佛光、旗云、云雾等奇观是山区特有的景色。 (2)500米到2 500米高度的山地环境比较适宜人类居住。1000米左右的山区是长寿者集中区。原苏联高加索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我国广西山区,都是著名的长寿区。 初步分析,山区长寿原因有四: ①山坡地形,强化心脏与体魄。山区出门爬坡,养成吃苦耐劳和运动的习惯。重庆一带多短跑运动员与经常登山有关。 ②空气新鲜。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林木茂盛,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较高,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山区日光中紫外线丰富,有消毒灭菌作用。 ③温度适宜。山区无酷暑严寒,气温适中。酷暑严寒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 ④气压适中。500米以下空气密度大,对人体是一个负担。2 500米以上气压过低,含氧量不足,容易产生呼吸困难和高山反应。500米到2 500米间气压比较适合人体。 (3)我国山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和,形成丰富多彩的天人合一的山地旅游景观。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强烈的出世观念,响往优静的山景。“深山藏古寺”,“禅房花木深”,“万籁此都寂”。在“悟性”引导下,佛寺大都在山中选址,形成“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局面。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寻找“洞天福地”,地上仙境。高耸的山峰象征通天的捷径。著名道观,不少在山林中。 我国文人,寄情山水,隐居田园的传统很盛。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和“桃花源”受到历代雅士墨客称颂。著名的书院大都在山中选址。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开发山区旅游资源前,首先要保护好旅游资源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五)、山区生态影响的广域性 山区经济活动的生态影响有广域性,空间上的大范围性和时间上的长周期性。 (六)、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农业社会山区和平原发展相似阶段 2.工业化过程中山区相对衰退阶段 3.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机阶段 4.山区社会经济繁荣阶段 五、 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完全受地球内动力制约的地壳现象,不存在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称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与地带性现象共同构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一)、岛屿的非地带性及其影响 岛屿对交通、旅游、政治区划、海域归属等方面有广泛的影响。 (二)、岩矿的非地带性及其影响 岩浆活动过程中有用物质富集形成的矿床是内生矿床。地质构造,母岩和围岩是决定内生矿的三个主要因素。如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等。 沉积铁矿——沉积岩。 煤、石油、天然气——沉积岩(海相沉积、湖相沉积)。 (三)、地震、火山和地热的非地带性及其影响 1、地震:当地球内部的能量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在脆弱的部位突然破裂、错动,引起震动。震波传到地表形成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和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山东西地轴是地震多发区。大陆断裂谷和大洋中脊也容易触发地震。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的交汇点,是地震多发区。主要震区是: ①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②黄河中下游汾渭河谷、太行山麓、京津唐和渤海沿岸; ③河西走廊、六盘山和天山南北; ④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川西部、云南中部、西藏。 2、火山:火山爆发是地热积累到一定程度,灼热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出来。岩浆及其所含气体从地球表层一个有限的出口喷发形成圆锥形或穹窿形的构成物称火山。 火山成灾的原因是: ①炽热的气体构成云雾从火山山坡向下移动; ②岩浆流动; ③火山灰、火山渣、火山弹大片降落,火山灰造成泥流; ④火山活动伴生地震,触发海啸。 3、地热:当地表水下渗受热,变成地下热水和热气,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热泉、热水湖、沸泉。 温泉和矿泉在医疗、旅游、农业、工业等方面有广泛的价值。 第五章 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理论概述 1、地域分异理论的含义 地域分异规律:反映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成为地域分异规律或空间地理规律。既是规律它就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作用的综合,是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分布与分异的规律,是地理学的第一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按涉及的内容分 地理环境的分异因素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几种表现。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中各自然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的分化现象及表现形成。这是经济、社会文化地域分异的背景,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分异有制约作用(不是决定作用)。研究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研究整个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理论基础。 经济分异: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东部与西部的差异。 社会分异:河流文明(古老、保守)与山区文明(边远、新兴);南北方差异;东西方差异。 文化分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差异,地方方言差异。地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