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1110.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有机物运输对植物来说,正如血液循环对动物那样重要。 从农业实践来说,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较高的生物产量变成较高的经济产量,其中就存在一个有机物的运输问题,即同化产物的分配问题。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 第二节 韧皮部装载 第三节 筛管运输机理 第四节 韧皮部卸出 第五节 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第六节 同化产物的命运和分配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 一、运输途径 二、运输的速度 三、运输的溶质种类 一、运输途径 途径:主要是韧皮部。 证明方法: 1. 环割法 果树生产上常利用环割原理作为一个栽培措施。例如,在开花期适当环割树干,起截流作用,使地上部分的同化产物在环割时间内集中于开花结果。北方的枣树,南方的菠萝蜜等果树栽培,都应用此法作为增产技术。又如,某些果树(柑橘、荔枝、龙眼等)的高空压条法繁殖,也是环割枝条,使养分集中于切口上端,有利发根。 杜仲、黄檗、厚朴等木本皮类药用植物,进行环割剥皮再生试验,获得成功。 剥皮再生需要有适合的条件,如树木枝叶必须繁茂,生长旺盛;剥皮时间应在形成层活动旺盛时期,剥皮后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还要有正确的剥皮方法,尽量使树干表面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等。 剥皮宽度以当年能愈合为宜,一般不超过0.5厘米,多用于生长过旺的侧枝或徒长枝。 2. 示踪法 证明有机物运输途径的更准确方法是示踪法。 韧皮部中的物质也可以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 12-19 h 光合作用后,发现韧皮部处理各段皆含有相当数量的14C和32P。 同化产物也可以横向运输,但正常状态下其量甚微,只有当纵向运输受阻时,横向运输才加强。 二、运输的速度 借助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研究, 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有差异,其范围在30-150 cm/h。平均约100 cm/h。 同一作物,由于生育期不同,有机物运输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如幼龄南瓜:72cm/h,老龄:30-50 cm/h。 运输速度也随物质种类而异。蔗糖在生长12天的菜豆叶中运输速度是107 cm/h,而重水与32P 则约为 87 cm/h。 三、运输的溶质种类 研究有机物运输溶质种类较理想的方法,是利用蚜虫的吻刺法结合同位素示踪进行测定。 该法虽巧妙,但仍有缺点:不易把蚜虫放在茎叶的理想部位,操作时易将口器损伤,蚜虫吸取汁液时分泌的唾液会引起植株的反应。 第二节 韧皮部装载 一、韧皮部装载的概念与步骤 二、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三、蔗糖-质子同向转运 四、韧皮部装载的特点 一、韧皮部装载的概念与步骤 韧皮部运输的关键是同化产物怎样从“源”(source)细胞(光合细胞)装载入筛分子,以及怎样从筛分子把同化产物卸出到消耗或贮存的“库”(sink)细胞。这里先讨论韧皮部装载问题。 概念: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 complex)的整个过程。 一、韧皮部装载的概念与步骤 韧皮部装载要经过3个步骤。 第一步,白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形成的磷酸三碳糖首先从叶绿体运到胞质溶胶;晚上,可能以葡萄糖状态离开叶绿体,后来转变为蔗糖(某些植物后来会将蔗糖转变为其他运输糖)。 第二步,叶肉细胞的蔗糖运到叶片细脉的筛分子附近,这个短距离运输常常只有二三个细胞直径的距离。 第三步,筛分子装载,即糖分运入筛分子和伴胞。糖分和其他溶质从源运走的过程称为输出(export),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长距离运输。 一、韧皮部装载的概念与步骤 由于伴胞在起源上和功能上与筛管关系很密切,因此,常把它们称为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成熟筛分子和伴胞的结构 二、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韧皮部装载过程存在着 2 条途径 (一)质外体途径 (二)共质体途径 总体说来,糖从共质体(细胞质)经胞间连丝(plasmodesma)到达韧皮部,或在某些点进入质外体(细胞壁)到达韧皮部(图6-5)。 同化产物在韧皮部的装载有时走质外体途径,有时走共质体途径,交替进行,互相转换,相辅相成。 图6-5 韧皮部装载的可能途径 (一)质外体途径 有些植物(例如蚕豆、玉米和甜菜)的叶肉细胞与邻近伴胞及筛分子之间的胞间连丝较少,糖从叶肉细胞运出后,进入质外体空间,继而到达小叶脉的质外体,最后被筛分子-伴胞复合体主动吸收。 (二)共质体途径 光合产物的装载也可以经过共质体系统,通过内质网提供的连续通道,即胞间连丝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实

文档评论(0)

本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