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
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
1. 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 时成放大实像.
2. 当物体离凸透镜 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
3. 当物体离凸透镜 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
4. 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 ,用做投影仪的镜头
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
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答案:
1. f<物距<2f
2. 物距Vf
3. 物距>2f
4. 小于10 cm, 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
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 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叫,靠
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 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物镜作用相当于 的镜头.
3. 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 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
4. 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
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 目前,人类观
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o
5. 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 、、火星 、、土星、天王星、
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o
【学习目标】
1.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2. 观察和调查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宇宙的组成。
【基础知识精讲】
1.显微镜
观察细菌、动植物的组织、金属的结构等细微的物体用放大镜已经不行,要用到放大倍数更多的显微
镜.下面我们来说明它的原理.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而靠近眼镜的叫做 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
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被观察物体放大的实像,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如图中物体AB经物镜成放大
实像A,B,,此时A,B,刚好位于 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作为物体,
进一步把它放大为虚像.所以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如同放大镜观察物体一般.
人眼只能看到0.1 mm左右的细节,光学显微镜可放大物体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们看清物体万
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但是要观察物质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分子、
原子等,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2.望远镜
观察远处的物体或天体要用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
中对着远处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叫做 目镜,但是同显微镜相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目
镜焦距较短.
从很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A,B,,
物镜此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实像的位置刚好位于目镜焦点以内,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
的光线好像是从AB”发出的,这跟放大镜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镜是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实像放大的作
用.
望远镜的目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这对于观察传来光很弱的遥远的
星体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困难,透镜的直径很难大于1 H1,所以天文台用的大型望远镜
多为反射式的.课本上有一幅模拟图,高学们对应观察思考一下.
3.探索宇宙
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
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
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
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地球。
【学习方法指导】
利用创造学中的“组合法”,可以使我们创造发明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本节学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就是两个透镜组合的结果.学会了常用的组合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造力.
下面介绍给同学们三种组合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簿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簿教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鸟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鸟教案2.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教案.pdf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鱼在水中的生活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2)(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2).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含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