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核糖体 (ribosome) 第一节 核糖体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的发现: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有人发现细胞内有一种颗粒状结构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1953年,Robinson和Brow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也发现这种颗粒状结构; 1955年,Palade在动物细胞中观察到并研究了这种颗粒的性质,曾将其命名为“Palade颗粒”; 1958年,Roberts才根据这种颗粒组成成分的性质,提出了核糖核蛋白体的概念,简称核糖体或核蛋白体(ribosome),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工厂”。 核糖体概述: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呈颗粒状,无被膜包裹,有较强的嗜碱性。大小不等,平均直径约在25nm左右,个别小的只有8nm,大的可达30nm。 存在数量与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有关,可以从几百个到数万个不等。一般每个细菌细胞中约含有16×103个,每个真核细胞约含1×106个。 分布特点:核糖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目前仅发现极少特化细胞(无核红细胞)无此结构。因此人们认为核糖体是细胞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结构。 游离核糖体 第一节 核糖体的理化性质 二. 形态结构和大小 不规则颗粒状,直径15~30nm 结构 大亚基——侧面为圆锥形,有中央突,柄,嵴。 小亚基——侧面为圆弧形,可分为头部,基部和平台三部分。 三. 核糖体的解聚和聚合 [Mg2+]2mM时,大小亚基分开 [Mg2+]介于2~10mM之间,大小亚基聚合成单体 [Mg2+]10mM时,两个单体聚合成二聚体。 40S 60S 80S 120S 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成单体状态,并由一条RNA链将它们串在一起所组成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团。 四. 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rRNA 蛋白质 原核细胞 60% 40% 真核细胞 50% 50% 五.核糖体的功能定位: A位:氨酰基位(aminoacyl site) P位:肽基位(peptidyl site) 肽基转移酶位又称为T因子 GTP酶位(G因子) mRNA 5 3 P A G T 因子 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 一. mRNA中的核苷酸顺序与遗传密码 ㈠ 遗传密码的概念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在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能代表机体全部遗传信息,决定所有氨基酸的一套三联体密码。其中,每个三联体密码称作一个密码子(codon),共64种。 2. 兼并性和兼职性 ⒊ 通用性 所有生物的细胞使用统一的氨基酸编码方法。 ⒋ 不重叠,无标点 ⒉兼并性和兼职性 兼并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64种密码子中,除三种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外,其余61种密码子编码20种氨基酸。 同义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互称为同义密码子。 例:GCU,GCC,GCA,GCG——丙氨酸 兼职性:一种密码子兼具两种作用。 AUG 起始密码 编码甲硫氨酸 二.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运载工具:tRNA ACC 氨酰-tRNA合成酶 三.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图) ⑴ 肽链合成的开始(IF、GTP) ⑵ 肽链的延长 (EF、GTP、T因子) ⑶ 肽链合成的终止(R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