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下下))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下下))
2018年 03月 01 日
5 结论与政策建议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城镇化目标从“量”向“质”的转变,城镇化发展的测评指标逐渐从单一经济指标向
涵盖社会、文化等的综合指标过渡。城镇化质量可理解为是由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环境
建设、城镇化效率和城乡统筹的一个复杂系统,代表着城市满足群众在生产、生活、生态
方面需求的能力,是综合而复杂的概念。
将城镇化质量划分成四个级别,对广东省 21个地级市城镇化质量分析发现,全省城镇化
质量整体良好,呈“哑铃型”梯次分异特征;城镇化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以珠三角
地区的城镇化高质量集聚和广东东北部的城镇化低质量集聚最为显著;城镇化的推进依赖
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及空间建设,却忽略了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以致两者发展水平
相对滞后。同时,城镇化质量与城镇规模无关,与 FDI 却有一定对应关系。深入分析表明,
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发展要素力的空间作用差异是城镇化质量差异的三大成因。其
中,政府调控力通过给予政策红利、调整行政范围或边界,为城市发展提供发展机遇与空
间;经济驱动力由内外源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构成,其稳定与发展是城镇化质量长远、全
面提升的保障;发展要素力包括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是城市发展及良性互动的两大物质
保障。
除进一步深化新型城镇化测评体系外,本研究还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成因机制,借此探
讨城镇化系统影响因素的空间演化路径,完善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机理的研究。然而,
尽管本研究建立了涵盖 5 个目标层、13 个准则层、32 个指标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但由于学术界仍未就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测度指标达成一致共识,诸如农民市民化等城乡
统筹数据亦难以获取,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统筹的评价仍存在不足,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
步完善。
未来广东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应该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合理运用政策的前提下,重
点关注产业差异化发展。各市需依据自身资源与区位条件,合理确定产业定位,构建区域
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避免同质竞争,发挥区域优势。其中,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九个
珠三角城市应基于区域竞合提出分工有序的城镇规模体系,相应而精细化地调整经济结构、
户籍制度和城乡资源分配。潮汕地区应凭借“一带一路”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优势,
通过承接转移工业来稳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粤西的湛阳茂三市应积极融入北部湾
及东盟经济区域,并结合土地、海洋等资源优势,强化其重化工特色。清韶河等粤北山区
市应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利用先进产业技术将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借此
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注释:
注释注释::
①珠三角地区包括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 9个地级
市;粤东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汕尾、揭阳共 4 个地级市;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
江共 3个地级市;粤北地区包括云浮、清远、韶关、河源、梅州共 5 个地级市。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一)[J].人文地理,2007,26(4):
1-5.
[2]乔小勇.国际城镇化研究回顾 2000-2012:基于SCI/SSCI文献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13(6):47-57.
[3]张鸿雁.西方城市化理论反思与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模式建构论[J].南京社会科学,
2011(9):1-11.
[4]张孝德.城乡两元文明共生的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基于新能源革命,民族文化与“三
高技术”的三维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104-108.
[5]董阳,王娟.从“国家的视角”到“社会构建的视角”: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综述[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3):8-11.
[6]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
(12):182-186.
[7]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等.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J].经济地理,2014,34(10):70-77.
[8]雒海潮.城镇化质量辨析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时间研究——以S市“小汽车限购”政策为例(下).pdf
- 公航旅集团:创新聚力为陇原大地注入高质量发展活力.pdf
- 公交涅槃:南京和波特兰发展公交都市的经验启示(上).pdf
- 公交涅槃:南京和波特兰发展公交都市的经验启示(下).pdf
-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 公路施工企业基层员工流失问题探讨——以浙江省A施工企业为例.pdf
- 公平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以湘西州义务教育为例(上).pdf
- 公平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以湘西州义务教育为例(下).pdf
- 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研究.pdf
- 公司发展战略及其信息化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