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时 计 划
课题
4 灯笼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重点
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难点
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关键
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是哪一天?那天最多的是什么?请大家描述一下,你喜欢的灯笼。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所见所有的可爱的灯笼……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作品简介
预习检测,夯实字词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几件往事探究
文章以《灯笼》为题的原因探究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作者作品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展示一下:
教师讲解: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重点字词
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 斡旋(wò) 静穆(mù)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用笔画出重要信息及困惑之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讲一讲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往事
教师点评学生所找事件,进行总结归纳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教师讲解:“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举手发言,展示收集的资料,预期: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小组间互读互评,借助字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积累
根据教师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思考领悟。
学生在教材中找到,预期引导: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②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跟着龙灯跑半夜。⑤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⑥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情景。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赏析文章,品味情感
文章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乡间习俗
灯笼引起作者小时候哪些回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
本文“形散神不散”的体现
文章结尾一个自然段的意义分析
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精读课文,从赏析的角度,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乡间习俗?
(2)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3)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
教师讲解: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4)结合本文,说说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师总结:本文的“形散”,体现在所选材料较为广泛。但全文都表现了明确而集中的中心
(5)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⑩eq \o(○,\s\up1(11))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唉,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教师点拨: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总结:本文写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怀恋,对国家的热爱。我们要学习作者“形散神不散”的写作手法。
学生边读边思考,在文中标注有关信息。预期: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大人们在神龛里点起烛;村边社戏还愿,唱戏,挂神袍,村头挑红灯;女子出嫁打灯笼等。
学生纷纷回答: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
喜欢的原因很多,例如: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小组讨论后,尝试回答,教师引导: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九年级下册 23.出师表 课件(共14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8《木兰诗》 (共29张PPT).ppt
- 八下第三单元《桃花源记》课件 (共38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24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8课《木兰诗》课件(共36页PPT).pptx
-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随堂练习(共27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共30张PPT).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 导学(无答案).doc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全部课文).docx
-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导学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7课《屈原》教案.doc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docx
- 第1课时 土地的誓言(备作业)-【上好语文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
-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9《阿长与山海经》同步测试.doc
- 2020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古诗词诵读 3逢入京使.doc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PPT课件(共 33 张PPT).ppt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课件(共34张PPT) (1).pptx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110张PPT).pptx
最近下载
- 《高血压患者的居家护理》课件.ppt VIP
- 第4课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df VIP
- 年产10万吨铝电解车间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新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教材).pptx
- 7.1《短歌行》课件(共2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新房屋装修预算明细表.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3课《会讲故事的数据》第2课时 川教版2024 教案.docx VIP
- 同济启明星软件: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FRWS v7.1)用户手册.doc VIP
- 放射物理与防护 放射治疗剂量学 放射治疗剂量学.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