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 独 之 旅
巴州区第十一中学 刘凤
教学目标:
1、熟记小说的三要素。
2、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熟记作者采用怎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4、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顽强的品德。
5、感受小说如诗如画的语言。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文章内容的叙述,体会小主人公是怎样一天天坚强起来的。
2、难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决办法:自读讨论,抓住关键语言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情节。
一 、导语
提起孤独”二字,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你们脆弱的心,让你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你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你们而来。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2、了解背景: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预习检测
1、试读下列字词。
(1)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含义:嬉闹 掺杂 撩逗 凹地
胆怯 戳破 驱除 寻觅
(2)回顾小说文体知识
①小说是以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的叙述和_______的描写来反映_______的文学体裁。 ②小说有三个要素,即_____、______和_____,其中主要要素是_____。 ③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④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必须具有典型性。人物的直接描写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 ⑤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 故事。)
2、梳理情节:
开端(1):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
发展(2—27):杜小康跟随父亲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安了家
高潮(28—49):在暴风雨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他感觉自己长大了。
结局(50—52) :辛苦得回报,杜小康有了收获。
3、根据故事情节,你能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理历程吗?
出发时:感到茫然(害怕)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到达芦荡:感到胆怯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安顿之后:依然恐慌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时间久了:感到孤独——面对孤独,习惯孤独,不再恐慌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雨后天晴:长大 、坚强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