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子部·儒家·新语.pdf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子部·儒家·新语.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 新新语语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新语》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新新语语 字数:13811 新语 汉 陆贾 提要 卷上 卷下   提要    《新语》二卷,旧本题汉陆贾撰。案: 《汉书》贾本传称着 《新 语》十二篇。 《汉书艺文志》儒家陆贾二十七篇,盖兼他所论述计之。 《隋志》则作 《新语》二卷。此本卷数与 《隋志》合,篇数与本传合, 似为旧本。然 《汉书司马迁传》称迁取 《战国策》、 《楚汉春秋》、陆 贾 《新语》作 《史记》。 《楚汉春秋》,张守节 《正义》犹引之,今佚 不可考。 《战国策》取九十三事皆与今本合。惟是书之文悉不见于 《史 记》。王充 《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 察已所以受命则顺,顺谓之道。今本亦无其文。又 《谷梁传》至汉武帝 时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 《谷梁传》曰,时代尤相抵牾。其殆后人依 托,非贾原本欤?考马总 《意林》所载,皆与今本相符。李善 《文选 注》于司马彪赠山涛诗引 《新语》曰:楩梓仆则为世用。于王粲从军诗 引 《新语》曰:圣人承天威,承天功,与之争功,岂不难哉!于陆机日 出东南隅行引 《新语》曰:高台百亻刃。于古诗第一首引 《新语》曰: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于张载杂诗第七首引 《新语》曰:建大 功于天下者,必垂名于万世也。以今本核校,虽文句有详略异同,而大 致亦悉相应,似其伪犹在唐前。惟 《玉海》称陆贾 《新语》今存于世 者,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资贤、至德、怀虑才七篇。此本十有二 篇,乃反多于宋本,为不可解。或后人因不完之本补缀五篇,以合本传 旧目也。今但据其书论之,则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于修身用 人。其称引 《老子》者,惟思务篇引上德不德一语,馀皆以孔氏为宗。 所援据多 《春秋》、 《论语》之文。汉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醇正 也。流传既久,其真其赝,存而不论可矣。所载卫公子鱄奔晋一条,与 三传皆不合,莫详所本。中多阙文,亦无可校补。所称文公种米、曾子 驾羊诸事,刘昼 《新论》、马总 《意林》皆全句引之,知无讹误,然皆 不知其何说。又据犁嗝报之语,训诂亦不可通。古书佚亡,今不尽见, 阙所不知可也。   卷上   道基第一   传曰:“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功德参合,而道术生 焉。   故曰:张日月,列星辰,序四时,调阴阳,布气治性,次置五行,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阳生雷电,阴成霜雪,养育群生,一茂一亡,润 之以风雨,曝之以日光,温之以节气,降之以殒霜,位之以众星,制之 以斗衡,苞之以六合,罗之以纪纲,改之以灾变,告之以祯祥,动之以 生杀,悟之以文章。   故在天者可见,在地者可量,在物者可纪,在人者可相。   故地封五岳,画四渎,规洿泽,通水泉,树物养类,苞植万根,暴 形养精,以立群生,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   故知天者仰观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跂行喘息,蜎飞蠕动之类, 水生陆行,根着叶长之属,为宁其心而安其性,盖天地相承,气感相应 而成者也。   于是先圣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 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 道乃生。   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 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   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 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于是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 地之所宜;辟土殖谷,以用养民;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 于海,大小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