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3课 诗词三首.docVIP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3课 诗词三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积累、掌握文言文实词和名言警句。注意文言文虚词作用。 了解古代写景记游三文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 明确论据的种类,学会综合运用论据。 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景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忧乐观。 二、方法: 1、景物作用分析法 2、写作顺序判断法 3、赏析古诗词名句法 三、课时安排 《岳阳楼记》 5课时 《醉翁亭记》 5课时 《湖心亭看雪》 2课时 《诗词三首》 3课时 写作 3课时(1课时讲+2课时写) 13、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准确认读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济等词义,初步理解诗意。 过程和方法: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 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学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过短短两年之后,李白竟写下了一首诗歌,题为《行路难》(生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猜想-- 二、 初读诗歌,感受诗意 1. 自由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 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齐读。 三、品读诗歌,走进李白内心,感受李白形象 1、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 2、学生品读,发言。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拔剑”这一动作,是否显得特别突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满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吗?) “行路难------今安在”反复、疑问的修辞,感叹号的强调,短句的紧张急促,表现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选择?如果这时再给李白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会怎样选择?) 3、师朗读,小结过渡:食不知味,酒难入喉,长吁短叹,彷徨四顾,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洒脱的诗仙吗?难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吗? 引入“闲来济沧海”两句。 品读,说说你在这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吕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年老位卑,仍成大业) 本意解读:垂钓碧溪,泛舟日边,感觉悠闲自由,温暖清新。 (隐逸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读时注意语气略轻松,带期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信) “济”:同舟共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词的多义解读,坚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励) (品读时,应注意前句隐隐的希望与后句坚定的自信这种感情的区别,朗读处理时应努力表现情感上的层次。) 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诗仙,在痛苦的深渊中仍能将自己打捞,在俗世的尘埃里也能开出青色莲花。 仰望诗仙,有情诵读。 4.引入录音范读,听后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一句来试读。 第二课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诗词在古代交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会友送别,游迁升贬都会写诗写词感怀一番,收到的人,还常常再和一首。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这样内容的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初读感知 1.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板书标题) 2、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3、初读全诗,结合文中注释解释全文大意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