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前人的经典名著?
多年前,几位关心高中生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育的朋友,发起了一个演讲会,请人来讲 中西经典,我也应邀作了演说。在那次演讲中,我首先提到林肯。
林肯正式的教育背景很浅,可是他的文章和演讲却极为动人,我个人认为他主要的精神 及思想资源是不断地精读包括《圣经》在内的经典。
这些经典深入他的精神层次,除了源源不断地提供许多精彩的养分之外,也形成了一个 规模、一个框架、一种内在的雄浑的气氛与节奏,再加上林肯在适当的时候套引经典,使得 他的演讲及文字非常动人。
上个世纪芝加哥大学阿德勒教授提倡阅读伟大作品,这件事今天看来已经相当老旧,但 是它的意义却从未褪色。
我个人深知讨论经典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什么可以成为经典以及如何阅读经典, 便可以从无数方面去谈。这里则只想试着回应一种质疑。
2001 年,当我在台湾国科会人文处为了推动“经典译注计划”而举办一系列“西洋经 典与现代人生”的讲座时,因为报纸副刊的报道,曾经引起一些注意。
有一位听众打电话说:“都是一些过了时的书,何必这样大张旗鼓?”这个质问促使我 们思考:何谓经典?经典是不是一部没有错误、尚未过时的书?
一部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有许多原因:它的历史影响巨大、它的内容历久弥新,它反 映了普遍的人性及普遍的问题,它的词采闪亮惊人,它的思路细密曲折,它的架构雄浑庞大 等,不一而足。
可是不容否认的,经典中的一部分内容,经过时代的淘洗,用现代人眼光看来已经错误 或过时,为什么人们仍然需要读它?
再者,经典是不动的,它如何与人类无限多样的存在境遇,以及人类所关心的翻新出奇 的问题发生关联?
正如同一个点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处,那么一本书的内容怎么可能既是古代的、又永远 是当代的?
三十多年前,我曾似通不通地读了神学家保罗·田立克的《系统神学》,觉得他很想解 答这个问题。
这部书中反复讨论《圣经》如何关联呼应每一个时代?如何在不任意改动《圣经》的讯 息下,关联呼应每一个时代特殊的境况?如何形成一种既不是从境况中抽取答案,也不是过 度被讯息的固定性所拘限,而对时代的迫切问题提出解答?
田立克花了很大的力气所提出的解答,应该只是人们亲近经典的进路之一。
有的人每隔几年就要读一遍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想跟着他细密曲折的思路走一遍, 像磨透镜一样。
王国维可能是近代中国最早深入琢磨三大批判的人,到了后来,当他放弃哲学(他说哲 学是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之后,我们仍然可以在他的经史著作中看到康德思路的 影子。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读马克思的小册子《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 八日》,马克思形容这本书是在分析“为什么一个有三千六百万人的民族竟会被三个衣冠楚 楚的骗子偷袭而毫无抵抗地做了俘虏”。
列维—斯特劳斯大概是要一次又一次亲近那种从四面八方、一层又一层地解剖 1851 年 12 月 2 日路易·拿破仑政变事件的锐见。
在那次演讲会中,我选择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书中的部分内容在晚清以前是非 常前卫、非常锋利的,但是到今天恐怕早已成了刍狗。
但是这本小册子在历史上曾经发挥无比的影响力,使它自然具有一定的分量,书中所提
出的若干议题:君臣的角色、君臣的关系、读书人在政治中的角色、舆论的问题、物质力量 的配置应集中在中央或分散在各地等等一连串问题,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新鲜感。
即使其内容已经过时,作为读者,我们仍想深入历史脉络,了解作者为什么那样说。古 人说误书思之,亦是一适,设身处地深入了解经典的每一部分,正是一种磨砺自己的工夫。
我偶然读到一封前人的信,信中说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说:
“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这段话可以有非常多面的解释。我则想借它来说明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读者的角色与
经典一样重要。
阅读古往今来的经典,除了应当虔敬地学习它的道理、它的论题、它的词采,还要进行 一种密切的对话。对话的对象可以是永恒的真理,也可能是其他的东西。
无论如何,在与经典密切对话的过程中,读者不断地探寻出对自己所关怀的问题具有新 意义的东西来。经典之所以历久不衰,往往是提供了对话与创造的丰富资源。
阅读经典一方面是要“照着讲”,同时也要“接着讲”(冯友兰)。不管“照着讲”或“接 着讲”,最后“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复习课》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垂线》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平行线画长方形》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教案一.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复习课》教案.docx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0的运算》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