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郎咸平质疑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整合
产权重组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灵丹妙药,但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在于产
业整合而不是产权改革。
中国各省市正在展开一轮新的产权转让风潮,北京、深圳、湖
北、湖南、山东等省市将国企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民营企业或外国公
司。北京的官员表示,将出售104家市属国企的股权或股份。其中包
括一些知名品牌,如无锡的小天鹅公司,8月份被南京的一家私营企
业斯威特集团(SVTGroup)收购。
产权重组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灵丹妙药。
但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在于产业整合而不是产权改革。中国零售业
的情况证实了这一点。
目前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困境是整个行业的困境,不是简单的产权
问题。产权制度再优越的企业也只能将自己的公司做成该行业的翘
楚,但不可能改
变一个行业的本质。也就是说,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当你一
旦踏入这个零售行业,你的前途必定是悲观的。
高负债,低利润
从1992年开始,零售列强纷纷踏入中国。10年之后的今天,全球
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40多家在中国 “抢滩登陆”。中国本土零
售业者众多而规模过小,最大50家的售货额还不到全国5%。
国内企业的短期负债率大幅度超过国外企业,而几乎没有长期负
债。而且国内企业长短期负债的加总也明显的高于国外企业长短期负
债的加总。本土零售业偿债能力太低,债务成本太高,因此不得不依
赖于卖方信贷等短期债务,如短期交易融资等 (即对厂商流动资金的
占用)。
而且本地零售商利润率低。我国三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几乎敬陪
末座。这种利润率过低的结果是难以利用利润支持扩张。
表面上看来,北京华联、上海华联和上海联华等国企这种高负
债,低利润率的艰难局面低似乎是国营企业的通病。但民营企业东方
集团的张宏伟在北京的三个超市系统也如同这三家国营企业一样遭到
极大的营运困难。
沃尔玛的惊人差价
国外零售商利用其规模优势和高效率的全球化采购平台降低商品
成本。如沃尔玛,根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龙军生教授所收集的沃尔玛
由深圳采购的玩具价格和其销售价格相比的资料显示, 其中的差价是
相当惊人的,其中不同产品毛利率在20%到500%之间。
这个策略的直接结果是沃尔玛2000年在中国采购了100亿美元,
但这些中国产品创造了27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意味着170%的毛利润
率。这个利润率与制造商的10%的平均利润相比,沃尔玛拿了大头。
倾销战略
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成熟市场的盈利来支撑新兴市场的战略性亏
损,进行倾销。如沃尔玛公司美国本土公司净销货额的比例为
77.38%,而息税前净利的比重却为88.58%,即77.38%的销货创造了
88.58%的息税前净利,本土市场对海外市场是有明显补贴的。家乐
福、阿霍得、麦德隆也都如此。
和黄启示
但是 裁聪 碇泄 诘氐墓 饬闶凵涛薹ㄔ谙愀凵 ?
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原因是,国外零售商在香港所面对的竞争对
手不是类同于国内独立的小型零售商,而是一个大型的产业整合后的
零售商。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零售业(百佳、屈臣氏)就是一个代表。
其实和黄的零售业经营绩效也是和国内零售业类同——净边际利
润率大约在2%左右,远远的低于和黄的其他产业,而且赢利波动非常
大。
1998年到2001年,和黄的七大产业从息税前净利(EBIT)年成长率
来看,零售业的成长率不但是最差的而且是波幅最大的。1998年的成
长率是所有七大行业中最差的负50%,1999年又跳到七大行业中最好的
正50%,2000年狂跌至七大行业中最差的负50%,而2001年仍维持在七大
行业最差的负20%。因此,如果和黄零售业本身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那
么他能否生存都是问题。
在和黄体系中,与零售业一样波动强烈的是能源业 (赫斯基石
油)。1998年和1999年其赢利成长率在0%以下,但在2000年徒升至
200%,而在2001年又跌回0%左右。因此如果和黄能源业业本身是一家
独立的公司,那么如同零售业一样能否生存都是问题。
从零售业的负50%到能源业的正200%的波动是难以消受的。但是
有趣的现象是,如果我们将这七大行业当成一个资产组合而取一个加
权平均成长率,那么最低的成长率是负5%,而最高的成长率是正20%,
波幅足足小了近10倍。
从这可以得出一个很大的启发:没有整合的零售业和能源业本身
是风险极大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