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刘1资料教程.ppt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刘1资料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种表面消毒剂杀菌能力的比较标准: 石炭酸系数: 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和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率。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分钟,而供试菌定为Salmonella typhi(伤寒沙门氏菌)。 在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消毒剂----石炭酸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醇类 70%—75%乙醇 脱水、蛋白质变性 皮肤、器皿 醛类 0.5%—10%甲醛 2%戊二醛(pH=8) 蛋白质变性 房间、物品消毒(不适合食品厂) 酚类 3%—5%石炭酸 2%来苏儿 3%—5%来苏儿 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变性 地面、器具 皮肤 地面、器具 氧化剂 0.1%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 0.2%—0.5%过氧乙酸 氧化蛋白质活性基团,酶失活 皮肤、水果、蔬菜 皮肤、物品表面 水果、蔬菜、塑料等 常用的表面消毒剂及其应用 常用的表面消毒剂及其应用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重 金 属 盐 类 0.05%—0.1%升汞 2%红汞 0.1%—1%硝酸银 0.1%—0.5%硫酸铜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变性、沉淀蛋白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非金属器皿 皮肤、粘膜、伤口 皮肤、新生儿眼睛 防治植物病害 表 面 活 性 剂 0.05%—0.1% 新洁尔灭 0.05%—0.1% 杜灭芬 蛋白变性、破坏细胞膜 皮肤、粘膜、器械 皮肤、金属、棉织品、塑料 常用的表面消毒剂及其应用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卤素及其 化合物 0.2—0.5mg/L氯气 10%—20%漂白粉 0.5%—1%漂白粉 2.5%碘酒 破坏细胞膜、蛋白质 饮水、游泳池水 地面 水、空气等 皮肤 染料 2%—4%龙胆紫 与蛋白质的羧基结合 皮肤、伤口 酸类 0.1%苯甲酸 0.1%山梨酸 食品防腐 食品防腐 抗代谢类药物(生长因子类似物): 概念:有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很相似,以致于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酶的功能,干扰代谢的正常进行,这些物质叫抗代谢物,用于疾病治疗,称抗代谢类药物,如:磺胺类药物。 机理:作为菌细胞基本生长因子的竞争性抑制剂(与相应酶竞争性结合)而阻止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利用,因而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只有当正常代谢产物的量少或不存在时,抗代谢物才有用。 种类: 磺胺药——对氨基本甲酸 ; 6 - 巯基嘌呤——嘌呤; 5 - 甲基色氨酸——氨基酸; 异烟肼——吡哆醇。 磺胺药物是最早发现,也是最常见的化学治疗剂,抗菌谱广,能治疗多种传染性疾病。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如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等)对放线菌也有一定的作用。 作用机理:磺胺是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 磺胺的抑菌作用是因为很多细菌需要自己合成叶酸而生长。 磺胺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因为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的相关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不能用外界提供的对氨基苯甲酸自行合成叶酸,而必须直接利用叶酸为生长因子进行生长。 防腐:采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抑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 (三)防腐 低温: 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以保藏食物、药品、菌种等。 缺氧: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除氧剂,如铁粉。真空保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干燥: 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保藏粮食、食品等,或在密封条件下用吸湿剂也可达到防霉作用。 高渗:通过盐渍或糖渍达到高渗。 高酸度:如泡菜、酸菜等。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脱氢醋酸等 防腐的措施 化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害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治疗该宿主传染病。 化学治疗剂:磺胺类、抗生素、生物药物素&若干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等。 (四)化疗 高温灭菌(消毒)法——是最常用的物理方法。高温可引起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大分子氧化或变性失活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6.4.1常用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理因素 一、温度 ★干热灭菌法(dry heat sterilization) 焚烧法(incineration):是将被灭菌物品在火焰中燃烧,使所有的生物质碳化。简单、彻底,但对被灭菌物品的破坏极大。适用于无经济价值的物品灭菌,及不怕烧的实验器具,如接种环、镊子、试管或三角瓶口的灭菌等。 干燥热空气灭菌法(hot-air oven):将物品放入烘箱内,然后升温至150℃—170 ℃ ,维持1—2小时。适用于玻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