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 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 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源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场所。 “ ” pecking-order 在成熟市场上,企业融资存在 啄食次序 ( ),即相对于 外源融资,企业更偏向于内源融资,相对于股票的权益融资,企业会 更偏向于债权融资。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依次为:内源融 [1] 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对照西方融资顺序理论,内外源融资偏 好是一致的,在股权和债权的融资顺序上并不适用。针对我国融资市 场出现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对融资成本进行计算分析,试图说明 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状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是建立在股票公开发行和交易基础上的。从广义上 来讲,它包括股票融资和直接接受投资的融资;从狭义而言,就是股 票融资。本文使用的是狭义上的概念,即指上市公司为融通资金而进 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行为,具体包括初始股权融资 (首次公开发行) 和后续股权融资 (配股和增发)。 中国企业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并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 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 “ ” “ ” 配股热 或 增发热 ;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保持很低的资产负债 率,而另一方面目前1000 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 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我们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上述 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 ” 这是与国外成熟融资市场的 啄食次序 所不同的,我国企业在外源融 资时,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欲望和行动。自1990年股市成立,市 1990 10 2004 场规模不断扩大。 年,我国上市公司只有 家,到 年已 1377 1991 5 2004 1510.94 达 家; 年,我国股票筹资额只有 亿元, 年达到 亿元,企业对公开发行股票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对上市资格和上市 后股权融资资格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1991年-2004 年我国企 1 业债券与股票融资额 (见表 )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股权融资的金额 远远高于债资。 表11996—2004 年 我国企业债权与股权融资额的比较 (亿元)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债权融资 268.92255.23 147.89 158.2 83 147325358327 股权融资 425.08 1293.82 447.04 556.26 1389.09 604.50 698.95 988.16 1510.9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5年》整理计算 二.股权融资成本构成 股权融资的成本包括两大类: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在 融资初期确定或预计要支付以货币度量的费用;隐性成本是指非货币 度量费用或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可能发生的费用。 ㈠ 显性成本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显性部分是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包括筹资 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KS t*D/P(1-F0)+ G ( KS t D 其中, 股权融资资本成本; 平均股利支付率; 公司盈利水平; P F0 G ) 股票发行价格; 融资费用率; 股利增长率 ⒈股利报酬率 t*D/P 股利报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