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台湾地方志编修看国家主权行使
【内容提要】编修地方志是国家实现主 权管辖的重要标志。台湾建置以来修志活动 尤为频繁,康乾年间仅〈〈台湾府志》就编修 了 6部,其首尾相隔不过 80多年,这在修 志史上堪称奇迹,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澎湖 志书的编纂上。台湾地区历代地方志的编修, 正好可以证明中央王朝对该地区实施永久 而持续的行政管辖权力的过程。
【摘要题】史学史研究
【关 键 词】台湾/地方志编修/国家主权/ 〈〈台湾府志》
【正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对台湾行使 管辖主权,不仅有历代史籍记载与文人记述 为佐证,更有历代持续编修地方志书为直证。 在中国历史上,编修地方志几乎与所有朝代 的历史相始终,从夏代到清朝,代代相沿, 都有编修方志的记载。 在我国汗牛充栋的文 化典籍中,地方志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史
称国家实现主权管辖为“纳入版图”,	即指
将某地域上之土地、人民与物产情况全部登 记入籍、上报中央,以为永久的辖治依据。 嗣后,又通过编修地方志,把所属区域范围 内之自然与社会的历史、 现状作全面而系统 的记载,为治者提供借鉴,为他人提供信史。 故编修地方志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永久定制, 也是国家实现主权管辖的重要标志。	台湾地
区历代地方志的编修, 正好可以证明中央王 朝对该地区实施永久而持续的行政管辖权 力的过程。
编修地方志一般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号令,	各
地按照统一的体例和规范,在各级地方政府 的主持、指导下进行。所以,古代地方志的 主修者多是省、府、县的主官。新到地方任 职的官员,依例首先要阅读前人编修的志书, 以为了解地情民风的入门;在地方任职者, 如受朝命或自认必需,就会主持续修地方志。
“盛世修志”之所以成为美谈,是因为在社 会安定、文教兴盛的条件下,地方官可以动 员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从事修志编 史之类文化建设事业。今以台湾为例,读者
可概见古代“官斯土者”的施治作为以及 从政兴文传统之一斑。
台湾修志自府志开始。清康熙二十二年,朝 廷命令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郑氏军 队,澎湖一战定乾坤,清军兵临城下,明郑 政权以投降告终。清廷收复台湾后,于翌年 即设府管辖,派官治理。这就是清代朝廷文 书及官员奏议所称“台湾纳入版图”之事。 事实上,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载籍证明,不 但中国人早已发现台湾、涉足台湾,而且也 是中国人最早管辖和经营台湾。
重要的是,在台湾收归清政权直接管理并派 官施治之后,许多府、县主官都注意采风、 修志。官员们对这片长期孤悬海外的“蛮昧 之区”都怀着神秘感和好奇心,因此对修志 显得特别积极,修志活动尤为频繁。以致有 清一代治台不过200余年,仅〈〈台湾府志》 就编修了 6部,平均30多年一修,这在其 他省、府并不多见。
蒋毓英是编修《台湾府志》的第一人。他于 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受命首任台湾知 府,其时适逢清廷诏令全国纂修地方志。他 遂亲自主持,并偕同诸罗县令季麒光、凤山 县令杨芳声等共同纂成《台湾府志》稿。数 年之后,由蒋氏私家刊行。因系私刻,故知 者不多。该志共10卷、25目,规模始创, 缺略难免;内容虽显单薄,梗概大致周详。 所载清初台湾人口、田赋、人物等资料十分 珍贵。
第二部〈〈台湾府志》系由台厦道高拱乾于康 熙三十三年倡修,康熙三十五年刊行。其内 容大为增加,体例亦更臻完备,成为台湾府 志中之代表,历史价值很高,后世续修府志 者多以此为蓝本。第三部是由台湾府学政范 咸等于乾隆十年所修,称〈〈重修台湾府志》, 次年书成,第三年刊行。该志共分 25卷、 12类、92目。此志特别收录郑成功事迹, 是前二志之所无,为后人保存了珍贵的历史 资料,可谓眼光独具,史识超卓。这三本《台 湾府志》于1984年由中华书局重新整理、 点校出版,受到文史界及各研究部门的欢迎 和好评。编修台湾地方志的目的与意义,时 人发表了许多好见解。
乾隆十二年,福建新任总督额尔吉善在为范 咸《重修台湾府志》所作序言中称:“今天 下车书大同,各省及府概有志书,焕焉可述。 独台湾以一府数县,肇辟于溟蒙苟昧之中, 垂六十余年,而有志书二十五卷。吏治民俗, 文教武略,洞源竟委,麟麟炳炳,几与中土 埒,而恢诡有过焉,斯亦奇矣。”作者指出, 在国家统一,台湾入于版图,肇辟府、县, 实施辖治之后,经几代人努力而有志书之编 修,令时人、后人可以阅览借鉴,洞悉该地 之政教民情、山川风俗等事。他还从台湾的 地理形胜出发,认为编修府志可知历代守土 之吏“抚宁疆理”的情况, 可知历任诸官的 职司政绩,可见朝廷声教典文之影响。
福建巡抚陈大受在〈〈重修台湾府志》序中称: “台湾自入版图,垂今余六十年,卉服文身
之域,茹毛饮血之俸,咸袭冠带、安耕凿, 俗易风移,骚骚乎有中土之习。”说明在清 初统一台湾之后,莅台官员先后继踵,“抚 绥民番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