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山甲水蛭蜈蚣得替代药-—穿破石
穿破石就是一味良药,可代替穿山甲,水蛭,蜈蚣等虫类药,如果嫌力道不够,可以加王不留行、路路通、皂角刺、用穿破石代替穿山甲、水蛭、蜈蚣等虫类穿透之药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不杀生,因为《大医精诚》说:“杀生求生,去生更远、”第二个也就是主要得原因,穿山甲,水蛭,蜈蚣之类得药太贵,老百姓用不起。贵重药代用经验本人掌握得不多,还请同道把贵重药代用方面得经验介绍出来,供大家分享,谢谢、
穿破石五大功效
一就是穿透力稳健,服用后劲十足,凡体内血脉不通者皆可用之。
二就是肝胆系统疾患,以及各类病痛瘀滞,皆可用之。
三就是可作为抗痨药,对治各种结核、
四就是体内各种癥瘕积聚、包块囊肿,譬如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前列腺肥大等皆可用之。
五就是穿破石根茎金黄,流白色浆汁,带豆腥味,通利之中还有补益作用,可用于农村干活劳伤、积损、陈年旧疾。
草药穿破石简介
主治: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贫血头晕、四肢麻木、月经不调等。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Chuān Pò?Shí
【别名】 柘根(《千金方》),川破石(《生草药性备要》),地棉根、拉牛入石(《岭南采药录》),黄蛇(《广东中药》)。
【来源】 为桑科植物小柘树或柘树得根、全年可采。挖出根后,削去支根,洗净,截段晒干,或开片晒干、
【原形态】 ①小柘树,又名:奴柘(《本草拾遗》),隈枝(《益部方物略记》),隈支(《纲目》),葨芝(《云谷杂记》),构棘、九层皮、假荔枝、猴欢喜、山荔枝,黄金刺、鸟不踏、老鼠刺、饭团竻、野梅子、
常绿直立或攀援状灌木,高2~4米。根皮柔软,黄色。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粗壮、直立或微弯得棘刺,长5~10毫米。单叶互生,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9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5~10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具短柄,被柔毛:雄花序径6毫米,花被片3~5,楔形,不相等,被毛;雌花序球状,结果时增大,径约1、8厘米,花被片4,顶端厚,被茸毛。聚花果球形,肉质,直径达5厘米,被毛,瘦果包裹在肉质得花被与苞片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②柘树,详"柘木条。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分布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极少分枝,粗细不一,粗者可达5~6厘米、外表栓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有细密横皱纹,菲薄如纸,极易脱落;栓皮脱落后,表面现灰黄色,并有棕黄色或橙黄色斑块。质坚硬。横切面皮部薄,纤维性,木部发达,黄色,满布细小密集得针孔状导管,中心或有小得髓部。以皮色黄、根条匀、无须根者为佳。
【化学成份】 小柘树根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炮制】 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性味】 淡微苦,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
②《闽东本草》:味甘,性温。"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微苦,微凉。"
④《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微苦微甘,性平,无毒。"
⑤《云南中草药选》:”淡微甘,凉、”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通经。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疮疡疥癣。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酒顶,消蛊胀;浸酒祛风。"
③《本草求原》:壮筋骨,活血,理跌打、”
④《岭南采药录》:”祛风湿,十蒸九晒;治跌打,酒煎服;肩疮与蜜捣敷。
⑤《南宁市药物志》: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瘀积、结石。”
⑥《闽东本草》:”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风湿,去瘀血。治腰痛、关节痛,虚劳黄肿,脾虚泄泻。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散瘀、治经闭。
⑧《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活血,止咳祛痰,治劳伤咳血、
⑨《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治流行性腮腺炎,疖肿。"
⑩《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湿热痹,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用、
【性状鉴别】 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且1.5-2。5cm;或已切成圆形厚片。外皮黄色或橙红色,具显著得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栓皮薄而易脱落。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灰黄色,具韧性纤维,木部占绝大部分。黄色,柴性,导管孔明显,有得中央部位有小髓。气微,味淡、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