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课_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ppt

文化生活第四课_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 、教育因素-教育方式的变革 ?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 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 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 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 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 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 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 2010 年高考北京卷 24 ) 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 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 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 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解析】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 说明④正确,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①错误, ②正确。技术是文 化的具体内涵之一,而不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排除③, 答案选 C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 与文化发展 必修 3 《文化生活》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2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 化的发展 ①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 及其影响 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 度 ③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 素 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 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 文化纵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 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 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等 2. 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 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 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 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立足于信息的 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及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的考查以启示类、措施类为主 考点考向概览 〖重点理论〗 一个态度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个关系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两个特点 →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四个形式 →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 思想的继承 四个因素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 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教育。 名师点睛 ? 〖速记图表〗 状元笔记 传统 文化 基本形式 影响 (作用) 特点 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 与文化发展 影响文化 发展的因素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 历史发展中形成① 并 保留在现实生活② 中的、具有 相对稳定 性③ 的文化。 (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产品。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 (2)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 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与 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 全面发展。 (3)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的精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 化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它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 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是大范畴,包括了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包括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不包括其糟粕。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特 别 示 提 正确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和 先进文化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 将 15000 套含有《记忆 . 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 “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 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 .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 .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D .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解析】本题最容易混淆的是 A 与 C 。“信念”与“记忆”热 潮的掀起,体现的是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A 正确。红色经典文化是属于传 统文化,不是民族文化, C 不符合题意。活动的主要目的不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也不是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BD 与题意无关。 (2011 年高考北京文综 24)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 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 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 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 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 。 ①传统文化是民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